除了春节要吃饺子,小年(腊月二十三)、除夕吃饺子,人日(大年初七)吃饺子,“石不动”(大年初十,传说是石头的生日)吃饺子,“老鼠嫁女”(大年十七)吃饺子,龙抬头(二月二)吃饺子(即食龙耳),端午(五月初五)吃艾叶饺子,入伏、过半年(六月初一)、七夕也吃饺子,立秋、立冬还吃饺子,冬至更要吃饺子……
此外,婚丧嫁娶吃饺子,生儿育女吃饺子,婴儿百天吃饺子,来客人吃饺子……为什么这么多的节日会变成“饺子节”呢?其中曲折,值得钩沉。
舶来还是原创
饺子是传统美食,传说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本名“娇耳”,用羊肉、辣椒和祛寒药材等制成,可治冬天冻耳,即“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据1934年印刷的《淮阳乡村风土记》:“冬至节,家多煮食水饺,盖谓食此可保获(护)耳朵不致冻掉也。”
此说显系附会:
其一,辣椒原产美洲,明代才传入中国,张仲景没见过辣椒。
其二,饺子本作“角子”,此称宋代才出现,或“角”字不雅,明代改称饺子,远远晚于张仲景时的东汉。
其三,“角子”的“角”本读如“决”,与“娇耳”发音不同。
小麦原产西亚,栽培史达1万年以上,从食物语言学看,随着小麦向东西方传播,东西方对相关食物的定名深受原产地影响。
学者高启安指出,小麦粉在古波斯语中读作peste或pist,今英语称馅饼为pie,意大利语中的pizza,法语称馅饼皮为pastry,均与此相关,俄语中小馅饼、面包房、甜点等,首音亦为p。中文的馒头、饽饽、馍馍、馄饨、锅塌、疙瘩等,似也来自原产地。唐代风行饆(bì)饠(luó),很像今天的饺子,饆饠的音亦似外来。由此看,饺子也可能是舶来品。
一般认为,饺子出现在魏晋南北朝,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将“肉+主食”这种快餐法带入,但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早期馄饨、饺子不分。馄饨的历史早,三国张揖的《广雅》中有“馄饨”一词;1981年,重庆三国(一说东汉)墓中出土“庖厨俑”,案上有饺子模型。则饺子也可能是本土原创。
背靠夜市 大获成功
宋代饺子普及,开始“冬至吃饺子”。
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宋朝冬至“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而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记:“是日多食馄饨……开封俗语:‘新节已过,皮鞋底破。大担馄饨,一口一个。’”
宋代人依然馄饨、水饺、饆饠等不分,但多称“牢丸”为“牢九”,据说宋钦宗赵桓的桓字与丸音近,但苏轼已称“牢九”,他去世时,赵桓才1岁,时间对不上。宋人喜隐语,少读一点,属“增损格”,可能是文人趣味。
然而,“角子”崛起,一统江湖。
宋代无宵禁。据蔡绦(奸臣蔡京的儿子)《铁围山丛谈》记:“京师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人物嘈杂,灯光照天,每至四更鼓罢,故永绝蚊蚋。”汴梁夜市繁华,油气充天,蚊子都熏死了。
《东京梦华录》记:“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南宋亦如此,即“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绝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又开店矣”。
宋代“角子”概念含混,饺子、汤圆、馄饨、点心等,只要包馅,都称“角子”。“角子”可前期加工,现场加热后即可售卖,效率高。“角子”大小仅一两口,方便食客路边吞食,尤得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欢迎。
光绪爱吃肉饺子
唐代饺子皮多用面粉加米粉,宋代为提高效率,基本只用面粉。“角子”热卖,牢九、饆饠等渐被埋没。明清时中原口音变化,“角”在本音“决”之外,又分出“饺”音,“角子”遂成“饺子”。
饺子在宋朝受欢迎,金国也照抄。宋代石茂良在《避戎夜话》中说:徽钦二帝被俘虏后,“金人供上左右寝室皆如法,并吃馄饨、匾食,乃金人御膳也”。这是在文献中,关于匾食(后多写成扁食)的最早记载,但匾食和“角子”一样,本指多种食物,明清时亦不专指饺子,馄饨也可称扁食。
明代时,皇家春节吃饺子,冬至也要吃饺子。明人刘若愚《酌中志》记,正月初一,皇宫中的人们五更便起,放爆竹,开门迎新年前,将门杠向院中地上抛掷三次,称为“跌千金”,再“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此外,“十一月,此月糟腌猪蹄尾、鹅脆掌、羊肉包、扁食、馄饨,以为阳生之义”。
清代情况与明朝相似。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冬至则是:“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
传说清宫除夕只包素饺子,但据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宫膳食档》:“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即马齿苋)十二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十二只。”看来已不再遵守传统。
(《北京晚报》11.16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