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举办了两场“自救直播”,超过48万人观看,用户在直播间进行公益捐赠,平台累计筹款240万元,16万人次参与捐赠。
之所以“自救直播”,与动物园在疫情期间面临的财务危机直接相关。与其他行业相比,动物园也许更难,因为即便一个游客没有,动物园里的动物们总是需要吃饭。
国内的各类动物园,对门票收入的依赖度非常大。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动物园”,80%以上收入来自门票。疫情期间的2020年,红山森林动物园亏损3000多万元,占到往年收入的40%,最困难时账上只剩50多万元。
这也不是中国动物园的独有现象,早在2020年,很多国外大型动物园就面临巨额亏损,一些小型动物园不得不关闭。对动物保护,这是巨大的损失。当然,随着全球疫情防控逐步有序放开,大部分动物园有望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经营状态。
面对财务困境,全球各地动物园的出路无非是:硬挺;关闭(破产);被实力更强的下家收购;求助于政府或其他公益组织提供的救助基金。2020年英国政府就提供了1亿英镑(约8.8亿人民币)的专项政府救助资金,尽管对全英300多家动物园而言远远不够。
事实上,尚能发声“哭穷”的动物园,意味着还有一定的活力与生机,那些在2020年后就几乎“失声”的大部分小型动物园,还有对门票收入依赖性更强的民营动物园,应该得到更多公众关注。
目前,国内大部分动物园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现在尚可基本维持正常运营。这也意味着即便受疫情影响,这些动物园获得的财政保障更稳定、更强。相对国外很多动物园来说,这是让人放心的一点。
这次直播募款,就所获得的金额来说,虽不至于称之为“杯水车薪”,但要通过直播渠道募款,全面覆盖动物园的运营成本,既不现实,也没有持续性,一定程度上还违背了动物园作为“真实自然”与“人类社会”链接的基本功能定义。它最大的意义,仍然在于激发更广泛的公众关注。
动物园的财务压力最糟糕的后果,是园内动物福利大幅度受损。与人类相比,动物在遭受不公、虐待乃至杀戮时,不能发声抗议,它们的命运完全执于人类之手。对“弱势”的动物而言,“被看见”“被围观”其实非常重要。
事实上,有人看见,有人关注,信息透明、公开,有公共讨论的空间,救助才可能成为现实,动物的厄运才可能得以避免。于此而言,动物园直播也是一种有益尝试。
(《新京报》11.10 宋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