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网课爆破”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 文摘报 》( 2022年11月19日   02 版)

        近日,河南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名刘姓历史老师上网课后在家中不幸去世。刘老师家属提供的视频和图片显示,刘老师在上网课时,直播间被人故意播放刺耳音乐,有捣乱者恶意威胁,种种话语不堪入耳。当地多个部门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频发:“网课爆破”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入侵网课捣乱的行为被称之为“网课爆破”或“网课入侵”。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新学期开学以来,“网课爆破”事件频发。在一些网络平台,有不少声称专业“爆破”的博主发布视频称,各大网络会议室、在线办公平台皆可“爆破”,相关服务被称为“梦泪”“波波”等。此次新郑市第三中学刘老师的网课中,就出现了号称“梦泪”的捣乱者。

        进入网络课堂、会议室需要账号、密码,这些捣乱者又是如何知道的呢?记者调查了解到,账号、密码的来源,有的是黑客破解,他们组成社交群组,交流侵入网课的信息和技术;更多的则是学生将相关信息外泄,“引狼入室”。

        为深入了解“网课爆破”的运作手法,记者近日加入了一个有178人的“网课入侵”群看到,群成员以“00后”居多。在针对一节初三语文课的“爆破行动”中,共有16人参加。进入网络课堂时,老师正在上课,“爆破手”们急不可耐地展开了破坏——拿蓝色画笔刷满共享屏幕,用各种颜色的笔乱涂乱画,笔迹完全覆盖了PPT;公共聊天区里充斥着污言秽语;有“爆破手”突然开麦大声唱歌,并辱骂老师。

        一位网络安全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网课爆破”的成因较为复杂,有些是学生反感上网课,也有些是学生之间有矛盾,通过这种方式公开报复,还有些就是纯粹的恶作剧。

        整治:用法律加以规制

        有专家指出,“网课爆破”就是一种网络暴力。针对“网课入侵”的恶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防范措施。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说,如果学生把网络教室的账号密码分享出去,捣乱者通过账号密码进入,这种进入方式本身不涉及违法犯罪。“但进入网络教室后,在课堂上辱骂师生,则涉及名誉侵权。如果在网络课堂上播放音乐、捣乱、大吵大闹,影响正常网络教学秩序,则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涉及刑事犯罪。”赵占领说,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网络空间属于公共场所,在网络空间内起哄闹事,与刑法所讲的在公共场所内起哄闹事性质相同。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解读该事件时表示,对于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教学秩序,现行的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都提供了许多规制之道。其中,刑法246条规定了侮辱罪:以暴力方法或其他手段侮辱他人,情节严重,最高可处3年有期徒刑。因此,“网络爆破”行动不仅是在扰乱课堂,伤害老师,更是在践踏教育和法律的尊严。

        (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 11.12)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