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立法层面的努力不容忽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将继续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着力研究解决性骚扰、就业性别歧视等妇女权益保障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明确人社部门可以联合工会、妇联约谈用人单位,不得因产假哺乳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职称等。“修订妇女权益”听上去非常宏大,但实际上,这部法律与每一位女性、每一个家庭都紧密相连。立法层面的探索,有利于打破各类性别偏见,把女性从过于繁重的妻职和母职压力中解放出来,鼓励她们更加自如、从容地追求职业梦想。
▲打通转入转出渠道,让公费师范生政策效果最大化。
——透过对公费师范生与非公费师范生从教动机的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伟等人近日在《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文章建议,应合理有效地将不适合从教的公费师范生调整出去,积极打通师范生公费教育转入渠道,对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公费师范专业甚至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进行二次选拔。通俗来说就是“让想出来的人能够出来,让想进去的人能够进去”。实际上,这就是通过设置更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更合理分配,为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注入更多活水。
(中新网、中青在线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