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教资热”的背后

    《 文摘报 》( 2022年10月29日   01 版)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在10年间翻了66倍。

        “教资热”的背后,实则是“教师热”。以2021年数据为例,非师范类专业的考生却占了大头,高达800万人。

        “教资”有多热

        获得资格证不一定能成为老师,但想报考正式的教师无证不可。作为进入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工作的“敲门砖”,教资从幼儿园到高校,囊括多层级、多类别。其中,又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参与面最广,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要想拿到教师资格证,一般需要经过四个步骤:参加教师资格笔试;面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最后才是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教资的“火爆”有明显的节点。如2015年,教师资格证改为全国统考,师范生也要考证上讲台。

        此外,报考也曾有过阶段性的火热。2018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学科类教师应于2018年下半年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经过教师资格考试未能取得教师资格的,培训机构不得继续聘用其从事学科类培训工作。

        政策叠加需求,该年的教资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多了一倍有余。但随着去年“双减”教培机构改革,数据却并未出现明显下滑,反而仍有上升趋势。

        与考研“师范热”相似,“教资热”的实质仍是“教师热”。三个月的寒暑假一直使教师们受外界“眼红”。近年来,多地对教师待遇也增加了保障。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逐步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孟钟捷介绍,最近两年公费师范专业在多数省份的报考热度较高。他列举了几组数据,比如浙江、山东、湖北、内蒙古的提前批次录取位次较2021年提升了1000多名;四川省今年包括华东师大在内的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招生559人,一志愿填报人数为8460名,招生数与报考数之比约为1:15,报考热度居于高位。

        何以“热”起来

        通过采访多名正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人员,记者得到了多样答复:“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证多不压身”“多一个证多一条退路”“考试难度较低”……

        黎杨是湖南师范大学某非师范类专业2020届硕士生,本科时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免试获得了语文学科的教师资格证。

        在毕业之际,她还是选择了本科的择业路线,并最终成为了长沙某小学的编制教师,该校当时岗位缺口仅一人。据报道,今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总人数高达63.97万。

        在报考教资的人群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非师范类专业的考生占了较大的比例。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朱雷看来,这与教资较低的报考门槛有关。

        “对于全国2500多所本科院校来说,师范类院校所占比重也就在15%左右,自然非师范类专业和院校的学生参考人数会占绝大多数比重。”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分析称。

        朱雷表示,尽管也有人觉得公费师范生限制了个人的职业自由,但从该校的情况来看,解约或毁约的系极少数,“有些同学即便解约,也是想留在上海的学校或者是大城市的学校工作,最后的职业取向还是老师。”

        但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仍存在总量及结构性缺口。也有观点认为,“教师热”或能推动教育从“大班制”向“小班制”转变,并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均衡。

        “教资热”带来了什么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平均通过率如何,官方并未公布。但多个教培机构的数据显示,教资并非那么“唾手可得”,笔试的通过率大约在30%,面试则是在70%。但在黄缨看来,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教资“已经算好考的了”。

        而随着报考人数的激增,也有人担心,教资的竞争是否会因此加大。还有人提出,教资考试是否能考过,也可能会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不同省市的面试风格、难度不同。

        另一方面,教资走向“应试化”,也是近年来不少专家的担忧。在梁挺福看来,参考人数基数大,自然更容易选拔出适合于教师岗位的优秀人才。但是担心有些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被淘汰掉,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存在。

        此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学生更多地选择进入教育行业,会给师范类专业学生带去怎样的影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师范院校的学生,因为在入学阶段就是以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目标的,相应的课程设置,也更接近教师工作要求。

        储朝晖表示,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曾有一场讨论,教师的来源是仅仅由师范来培养,还是变成教师教育。在取消分配工作后,新的教师来源就包括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后来就形成现在考编的形式。

        “我们也做过一些调查,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在经过短期的适应后,在工作能力和各方面,未必差于师范毕业的学生。”储朝晖称。

        梁挺福表示,“一方面,教师岗位竞争肯定会越来越内卷,深圳、佛山、杭州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小学老师招聘参考人员学历越来越高,985、211名校、海外50强名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在一些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有的教师岗位招聘甚至遭遇无人报考的困境。”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第42期 陈威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