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这种形式最早源于古代印度。至今印度还保存着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等。佛教产生以后,僧侣们日常要进行修行、说法及各种佛教仪式的活动,于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就产生了相应的寺院和石窟等建筑。寺院是以砖石或木材建立的房屋建筑,而石窟则是开凿在山崖中的洞窟。
在敦煌这个沙漠地区,适用于建筑的石材和砖瓦很少,木材也十分难找,于是在砂岩中开凿的洞窟就十分发达了。敦煌石窟的型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为禅窟。这是僧人们用以坐禅修行的洞窟。它的形式是主室为一个大厅,大厅周壁开凿较小的洞窟,僧人在这些仅能容身的小洞窟中修行。北凉时代第268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禅窟。此外,还有北魏第487窟、西魏第285窟也是类似的禅窟。
二为中心柱窟。中心柱窟源于印度的支提窟(也称塔庙窟),在佛像产生之前,塔作为佛的象征物而被崇拜,所以在寺院和石窟中建塔,人们绕塔礼拜。这样的形式传入敦煌后,改造成了中心柱窟的形式:平面为长方形,在洞窟的后部有一个方形的柱子,直通窟顶,这个方柱就象征着佛塔,因为中国式的佛塔多为方形。中心柱窟窟顶后半部是平顶,前半部则为人字披顶。
“人字披”是指中国传统建筑中人字形屋顶的形式,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以木构建筑为主,在顶上主梁的两侧形成斜坡,侧面看就像一个汉字的“人”字形,这就是中国典型的建筑形式。人字披的两端还仿照木构建筑的形式,浮塑出椽子和斗拱。这样,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与外来的石窟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为殿堂窟。这是敦煌石窟中为数最多的洞窟,通常平面为方形,在石窟正面开一大龛,洞窟的空间较大,如殿堂一样,所以称为殿堂窟。因窟顶为覆斗顶形,也叫覆斗顶窟。敦煌各个时代均有覆斗顶窟。
唐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不开龛的殿堂窟,只在窟中央设佛坛,佛坛上有众多佛像。五代以后,有中心佛坛的殿堂窟更为流行,并增加了从佛坛延伸到窟顶的背屏,洞窟的规模更大了,如第61、98窟等,洞窟进深都在十几米以上。这样的形式,与当时寺院中佛殿的布局一致。各种类型的石窟建筑,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文汇报》9.21 赵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