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风靡成年人社交圈的剧本杀悄然成了遛娃新宠。记者发现,北京不少剧本杀店都提供儿童专场服务,甚至还有多家剧本杀店主打儿童或亲子消费。尽管儿童剧本游戏的收费往往较成人更高,仍挡不住家长和孩子的消费热情。但同时,从成人剧本杀中分离出的儿童剧本游戏新模式也面临着剧本和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运营时间有待规范、剧本版权难以得到保护等隐忧。
作为一个新兴娱乐形式,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尚没有行业标准和审核机构,当下儿童剧本的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更为细化的年龄划分,导致部分青少年在体验后的感受并不相同。
今年暑假,刘女士带着6岁多的儿子去体验了一次儿童剧本游戏。一场游戏下来,儿子的反馈一般。“他还看不懂剧本,那么多字都不认识,只能带场的主持人给他讲解。相比其他孩子,我觉得他玩得有些懵懵懂懂,兴致提不起来。”刘女士觉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理解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剧本店应该对剧本和场次做出更细致些的年龄划分,保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有较好的体验,而不是像现在声称四五岁能玩,十多岁也能玩。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目前专为儿童量身定制的剧本较少,一些并非专门经营儿童剧本游戏的店家在承接儿童剧本业务时,有时也会选择一些本来为成人设计但相对适合儿童的剧本,例如童话、西游记等主题的剧本。在这些剧本中,尽管没有涉黄、暴力情节,但记者注意到,里面仍存在例如偷窃、打骂等情节,有时在游戏过程中还需要玩家隐瞒自己的剧本内容,通过撒谎获得分数等。
“创作一个儿童剧本游戏的剧本其实比成人剧更难。”儿童剧本创作人廖恪坦言,“尽管字数比成人剧本杀要少很多,但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不能说的内容也不仅仅是谋杀、暴力等内容”。他举例,“比如‘偷窃’这个在成人剧本杀里非常常见的情节,在儿童剧本游戏里就不能出现,我们可能会把它处理成‘不慎遗失’”。
但同时,儿童剧本游戏又要具有娱乐的属性。“孩子们不是来这里读书学习,如果一味强调教育性,把剧本游戏变成读书会,那孩子们是不会喜欢的。”廖恪说,儿童剧本游戏首先还是一种儿童娱乐的新形式,如何把教育内容巧妙融入剧本,考验开发者的巧思和功力。
儿童剧本游戏的主持人在带场时,要考虑很多突发状况的发生。“相比成人,小朋友的行为更加不可控,把小道具塞进鼻子、歪着坐凳子导致摔倒等情况,都是主持人要提前预判的风险。这需要主持人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对儿童行为学、心理学都有一定的了解。”内容审核、年龄分层、开放时段、主持人素质、道具装扮使用……正在萌芽当中的儿童剧本游戏想要正向发展,有待更加细化的规范。
(《北京晚报》9.19 赵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