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0月01日 星期六

    坚守在科研一线的“施奶奶”

    《 文摘报 》( 2022年10月01日   05 版)

        施蕴渝

        生命科学与人口健康、医药、生态密切相关,生命世界充满许多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多年来,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家施蕴渝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为中国生物核磁共振研究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作贡献。如今已80岁的她,在培养科研人才的同时,还乐于和年轻人一起学习。对于她来说,研究永不止步,唯有终身学习。

        一袭布衣,一头银发的施蕴渝利落地点击鼠标,一张张蛋白质三维结构图跃入眼帘,“生物大分子的世界充满未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千万不能轻言放弃。”施蕴渝一直有个科研梦!无论是幼年倚在父亲身边,听他描绘物理世界的缤纷多彩,还是漫漫求学路上,接触到生命科学的前沿,科研报国的念头始终萦绕在她脑海……

        儿时颠沛流离的经历让施蕴渝意识到,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父亲施士元是受居里夫人指导的物理学博士,父亲的言传身教,也激发了施蕴渝投身科研的热情。

        1960年,施蕴渝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生物物理学是一门新学科,“时任中科大生物物理系主任的贝时璋院士认为,课程设置要‘四不像’,让学生打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施蕴渝说,正是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为自己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毕业后,施蕴渝先是被分配到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工作;1970年,她回到中科大任教,没过多久,随校从北京南迁至安徽合肥。途中历尽艰辛,科研设备丢失、教学力量薄弱……“所幸,学校后来采取一系列新举措逐步走上正轨。”施蕴渝说,学校向青年教师提供公派出国进修的机会,她成为当时系里首名通过教育部考试公派出国的年轻教师,从事计算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学研究,学习用生物大分子分子动力学及用两维核磁共振波谱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论与实验方法。

        90年代初,施蕴渝的实验室获得中科院支持,购得第一台可以做生物大分子溶液结构的500兆赫核磁共振谱仪,但是真正开展实验时,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她的态度是坚定的:“科学研究要专心致志,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波折。”施蕴渝领导的研究组解析了系列重要蛋白质的溶液结构,研究揭示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功能意义。她还领导创建了中科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后来成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已年届八旬,施蕴渝仍多次走进中小学,为学生们开展科普讲座。“自小接触科学知识,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也想将这份热情传递给孩子们”。

        安徽寿县第一中学的讲台上,施蕴渝手持话筒,将自身经历和生命科学的知识娓娓道来;台下,学生们被她描绘的生物大分子世界深深吸引。从科学兴趣的激发到科研方向的选择,从打下扎实基础到心怀报国热忱,一个半小时里,施蕴渝在孩子们的心田撒下了科学的种子……

        在中科大的校园,学生们总爱亲切地唤施蕴渝一声“施奶奶”。眼下,“施奶奶”又开始从事衰老与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质结构及疾病的分子细胞机制的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研究。她认为,每一个新的领域都有大量知识需要学习,登山的快乐不仅仅是抵达山顶的那一刻,更是在不断攀登的过程之中。

        (《人民日报》9.26 游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