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9月24日 星期六

    是谁“强迫”了你的孩子

    《 文摘报 》( 2022年09月24日   02 版)

        洗手,见到水龙头就去洗,洗到手红肿,依然洗;写好的作业,擦掉,重新写,再擦掉,不停反复;往家里捡垃圾,不停地捡……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强迫行为,发展下去,可能导致强迫症。青少年前期(11岁左右)和成年早期(20岁左右),是强迫症发病的两大高峰期。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强迫行为,一定要足够重视。

        【案例】:小斌,男孩,12岁。只要有机会,看到水龙头,他就去洗手,即便手已经红肿,他也停不下来。小斌的家长把他带到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会心理督导师李媛媛对小斌进行了帮助。

        “在心理沙盘游戏中,我注意到小斌的沙盘里,一个绿色植物模型也没有,也没有一点水。这意味着,他内心美好的东西不多,安全感比较差。”通过评估,李媛媛建议将小斌送到专业的医院。

        小强,男孩,9岁。二年级下学期,老师向家长反映,小强出现不交和晚交作业的情况。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小强写作业的时候,喜欢反复写、反复擦。没过多久,家长经常发现家里有来历不明的垃圾,原来是小强不停地往家里带的。在跟父母一起出行的时候,小强不但自己捡垃圾,还要求父母帮忙捡。如果父母不同意,他还会情绪失控。

        强迫症的症状有时候是强迫行为,有时候是强迫观念,或者两者皆有,如果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医院就医。

        【援助】:北京安定医院的孟凡超医生说,强迫症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有遗传原因,表现出较高的家族倾向和遗传风险。同时,也有环境原因,比如在怀孕早期饮酒或者母亲妊娠期精神压力大、体重超标等问题。在非遗传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因素。通常,患有强迫症的青少年,他们的家长都表现出过于严厉、期望过高、过于追求完美的倾向。甚至,家长也有亚临床强迫症,或者强迫人格特质。

        李媛媛遇到的小斌,就是类似的情况。小斌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很少陪伴孩子,短暂回家的时候,却对小斌要求极为严格;小斌的母亲,平时对孩子的管教同样非常苛刻。

        “小斌一旦觉得自己有些事做不到,就会很紧张,害怕让父母失望。”李媛媛说,这种紧张情绪积累下来形成压力,小斌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就不得不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不停地洗手。“我问过他,他知道反复洗、手肿了、会疼,但是他说,洗手能让他放松。”

        李媛媛发现,强迫症孩子所在的家庭中,家长往往缺乏和孩子的有效沟通,“现在总有家长说,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说话。其实哪怕是上学路上这十分钟,抓住机会,跟孩子聊一聊他的事情,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这就已经很有效了。所以,陪伴不在于时长,而在于效果,孩子是否能够感受到被关心、被认可。”

        如果孩子确诊强迫症,治疗一般分为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家长要起到关键的协同治疗作用。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强迫症状,但是他害怕、自责、不敢面对家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去帮助孩子。青少年敏感、害羞,如果家庭环境过于严厉、缺乏温暖,会诱发青少年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都希望家长能配合到心理治疗中来,改变教育方式、沟通方式。”

        (《北京日报》9.19 孙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