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9月24日 星期六

    被照片改变的小城霞浦

    《 文摘报 》( 2022年09月24日   01 版)

        程维佐换上蓑衣,牵着牛摆拍。

        福建霞浦是只有几个原始小村庄的县城,村民们靠种地或打鱼生活。

        2002年,县城里的照相馆师傅郑德雄出于兴趣,走遍了霞浦的全部海岸线。他拍滩涂,拍海岸线,也拍霞浦的田园牧歌。这些照片带火了这个小县城,引得摄影爱好者纷沓而来。

        农民扮演农民

        杜芳雪编着麻花辫,穿着花衣裳,提着一篮草在一旁等待。她身旁嘎嘎乱叫的大白鹅和她,都是摆拍的道具。这里是杨家溪,霞浦必打卡的摄影点之一。

        8月11日上午九点半,杨家溪终于等来了“摄影师们”。几分钟前,稻草已被点燃,烟雾很快弥漫至上空。悬于头顶的光,漏进盘根错节的榕树林里,很快在烟雾的作用下线条分明,闪光灯从各个角度闪耀起来,只需要150元,就能得到一张乡村风味的“农妇赶鹅”图。

        2021年,这个常住人口47.6万的县城,全年接待了游客708.5万人次。无论是专为拍照而来的“摄影师”,还是被图中美景吸引而来的游客,都免不了来一趟杨家溪,在壮阔的古榕树群里,留下一张田园风光照。

        十米之外,摄影导游带着旅行团来了,他们浩浩荡荡地围住了一头牛。比起赶鹅的模特,老农牵牛照火得更早,也更出名。

        牛模程维佐等候许久了,他穿起蓑衣,一边牵着牛跟游人合影,一边等待合伙人点燃稻草。自2013年起,这个三人团队便成立了。程维佐扮演牵牛老农,而他的姑姑则穿起畲族服饰,扮演挑担的少数民族农妇。画面之外,还有另一个人负责烧稻草,把烟雾扇至模特身上。

        在霞浦县,32个摄影点都各有不同的特色,也衍生出了不同的模特。除了杨家溪牵牛的老农和赶鹅的农妇,还有一群畲族妇女在半月里村的古民居旁边坐着,静待摄影师的到来。

        半月里村是畲族聚集村,古民居飞棱重檐,还有以榫卯结构建成的木屋。畲之香便是被精心挑选的两名畲族模特之一。

        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榕树下,畲之香盘着畲族凤凰头,穿着绣有花草的畲族服饰,背着竹筐打着伞,正在原地来回换腿——她一会儿向前微屈右腿的膝盖,一会儿又将左腿往后摆动,像迈着大步,但都没有往前走。每个动作定格3秒左右,在原地循环往复。

        “郑老师”引路

        郑老师叫郑德雄,他开了霞浦县的第一家照相馆,专拍人物肖像。

        2002年,出于兴趣,他将镜头转向家乡。他走遍了霞浦的全部海岸线,拍了上万张照片,全部锁在了抽屉里。一次朋友到访,偶然看见这些照片,便建议他展出。

        两年后的春节,霞浦县龙首路的两棵大树间,挂着一根线,100多幅照片被夹在上面。照片全是霞浦当地美景,出自郑德雄之手。后来,他也开始拿着这些照片向摄影杂志投稿。在各大摄影比赛上,他的作品屡屡夺冠。

        郑德雄出名了,他从此成了郑老师。他镜头下的霞浦也出名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们找到他,希望郑德雄能给他们带路拍片。最初来的人,大多是福建周边省市的摄影爱好者。

        2004年,来自台湾的一位摄影爱好者找到郑德雄。他想拍下霞浦的一年四季,什么都拍到了,可唯独渔民捞鱼苗的场面没拍到。郑德雄说季节不对,捞鱼苗是春天的场景。对方就跟郑德雄商量,来一趟不容易,能不能去村里找几个模特出来表演。

        郑德雄得到启发,便开始寻找合适的模特。到了后来,当地也有一些寻找商机的村民主动加入模特行业。

        形成产业

        有关霞浦,越来越多的照片流传开来,也就引来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

        最初为了与摄影爱好者交流,郑德雄自费接待他们。2007年,钱越花越多,郑德雄觉得撑不下去了,有朋友建议他收费。

        于是,2007年5月1日,第一个“行摄霞浦团”成团,郑德雄和当地的摄影爱好者组织好行程,带着这20人在霞浦的各个摄影点拍了一星期,每人收费一千多。

        有了多年拍摄的经验,郑德雄不仅知道该去哪里拍,他还知道该在几点拍。北岐村的滩涂日出拍完后,再去杨家溪拍老农牵牛,等到傍晚,就去三沙拍海岸日落。

        当地的村民也发现了霞浦来了很多外地人,而且越来越多。他们认为,这就是商机。

        俞健是沙江村的村民,2010年左右,他开了旅行社,专门接待外地来客。旅游线路便是这些已经稍有名气的摄影点,俞健和员工们提前将交通和住宿安排好。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不少当地出租车司机开始干起摄影导游的活儿,事先查好天气和涨潮时间,拉着散客往摄影点跑。这一批人还专门找到郑德雄,跟他学习摄影知识。

        越来越多人想加入这场乡村图景的制造。

        看着程维佐的牛模事业蒸蒸日上,村里不少人想要效仿。一开始,有人试着在榕树下放羊,然而镜头始终对准程维佐和他的大黄牛。杜芳雪也想加入其中,她试想了孔雀和鹅,在郑德雄的建议下,最终成了赶鹅的模特。

        半月里村的雷其松听说了模特摆拍后,便让妻子畲之香和村里人一起穿上畲族传统服饰,在古民居拍了一些照片,给郑德雄过目,邀请他带人来村里拍畲族风光。

        2016年后,来半月里村的“摄影师”明显增多,外国人也常来。尤其是雨天,海边和滩涂都不便拍摄,十几个队伍就挤在畲之香家里,排起长队。

        坐在织布机前一推一拉的畲之香,已经深谙摆拍技术。她的表情不能呆滞,得把织布机望出神,嘴角微微笑着,这是“摄影师们”最爱的劳动人民模样。

        当地政府决定顺势而为,将霞浦县打造成光影之城。直到现在,各镇各村的官员,还在想方设法地推广着霞浦县。快门声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真正的乡村成了片场。

        如今,摄影点附近的村里诞生了不少网红民宿,目前霞浦县已注册的民宿有400多家,有600多个床位。

        (《新京报》9.9 汪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