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大公报馆

    《 文摘报 》( 2022年08月31日   05 版)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创办人为英敛之,报馆位于天津旧法租界。该报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宣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以“敢言”有声于时。辛亥革命后,英敛之积劳成疾,报务几近废弛。1916年,王郅隆收购该报,胡政之任主笔,稍加整顿,略有起色。1919年,胡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1921年回国后辞去报务。1923年9月,王郅隆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遇难。1925年11月27日该报停刊。

        1926年夏,胡政之与张季鸾同旅津门。胡此时正在办国闻通讯社,二人常一起路过日租界旭街大公报馆旧址,忆及当年,颇多感喟,遂与银行家吴鼎昌协商,共同盘收复刊。吴任社长,胡任经理,张任主笔,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决定主张,轮流执笔,最终由张修正。三人意见不同时,少数服从多数,三人意见各不同时,以张季鸾的观点为准。吴出资5万元,胡、张二人以劳力取得股权,签约三年内三人皆不得另有领俸薪的公职。议既定,胡向旧股东购得产权,由王佩之出面召集旧工友。1926年9月1日,《大公报》正式复刊。

        《大公报》之前已停刊达十个月,一切无异于新创,广告极少,复刊的最初半年一直亏损。当时,各家电影院、戏院皆不肯在该报刊登广告,不得已,报馆每晚派人至各院门口抄记戏目,刊载数月,始能收费少许。长期广告仅有一两家银行、银楼,亦碍于吴之情面,每月每家收费不过二三十元。出人意料的是,扭转艰难处境的竟是报纸销路的迅速扩充。吴、胡、张三人初时预测,该报能在天津销三千份,在北平销两千份,共计五千份,但在半年后即已达到六千份。五年后,销量已达五万份,1936年更是突破十万份,从一份地方报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舆论重镇。1941年5月,《大公报》再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国际新闻大奖。

        《大公报》素有“中国《泰晤士报》”之誉,常人心目中的大公报馆应如上海的申报馆、新闻报馆和北平的京报馆、世界日报馆一般,有着气派的屋宇。但《大公报》唯重精神、不重表面,天津馆址不过是一处普通楼房,会客室是一个用薄木板间隔、不满16平方米的小房间,室内除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外,别无长物。这间不起眼的小屋却招待过众多中外名流,因此,张季鸾曾自豪地说:“《大公报》的会客室虽然因陋就简,连一个地方报馆的会客室都不如,可是,许多有富丽堂皇会客室的报馆,恐怕常年不会有名人巨子到那里坐一坐呢!”报馆办公条件虽则一般,但编辑部的藏书却十分丰富,当时国内无第二家报馆能出其右。这完全是张季鸾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今晚报》8.19 周利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