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接受“文化挪用”的概念无异于自认弱势

    《 文摘报 》( 2022年08月10日   06 版)

        日前,迪奥被控袭用马面裙遭遇抗议。一些人大谈“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这个短语一定要慎用,因为它的背后是一整套没有准确定义、极易误用的概念,很容易让人陷入似是而非甚至驴唇不对马嘴(马面裙)的尴尬里去。

        “文化挪用”这个词从它来到世上的第一天就与战后西方一浪高过一浪的“后现代”或者说“新浪潮”密不可分,是两次大战、“西方的没落”与“东方主义”带来的副产品,“逆向民族主义”与今天节节胜利的各种“政治正确”都是其孪生兄弟。纳粹借用东方文化创造的那个刺眼符号,无疑让创痛的西方人开始了深深的反思。亚瑟·克里斯蒂1945年那篇讨论“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文章《亚洲遗产与美国生活》里提到这个词的时候,主旨是对西方殖民历史的反思,对东方文化的重新体认。

        正因为此,“文化挪用”也与“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这样的词难解难分,并在20世纪下半叶以后转移到了亚洲/东方以外的战场——非洲裔黑人、美洲原住民与澳洲土著那里。批判“文化挪用”的欧美主流理论认为,不加鉴别不做取舍地“挪用”这些非西方文化元素,体现的是西方文明居高临下的傲慢与自大,尤其是那些脱离原生文化语境的符号挪用,往往构成对原生文化的冒犯与羞辱,比如将印第安人羽毛头饰戴在身上,或者模仿黑人刻板印象的行为。

        然而,无论是出于“愧疚”“补偿”还是“检讨”心理,早已披上西方“政治正确”外衣的“文化挪用”仍然摆脱不了一种身份——这是强势文化在弱势文化面前的另类“应激”。至今在各种对“文化挪用”的各种定义里仍然少不了“文化挪用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粗暴解读”“主流文化对少数派文化的借用”“主流文化对少数文化的利用、不尊重或是刻板印象”这样的名词解释。也就是说,一旦你接受并运用这个概念,就必须接受其设定的一些前提:1.只有主流文化“挪用”其他文化而不是反过来,或者说强势文化的传播与引入根本不算“挪用”;2.无论身在主流文化圈(强势)还是少数派文化圈(弱势)都会抗议这种挪用,但抗议无法改变主流文化的主流地位;3.无论你承认与否,当今世界占据主要地位的主流文化,仍然是西方(欧美)文化。

        接受“文化挪用”的概念并用这个概念抗议西方“挪用”,无异于自认甚至自称弱势。

        (《南方周末》8.4 克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