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耕作方式改变背后是市场经济魅力

    《 文摘报 》( 2022年08月10日   07 版)

        几千年来,刀耕火种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农民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里辛苦劳作。此种情景直到最近才真正发生颠覆性改变。为何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都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事实也确实如此。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随后,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除向国家交粮纳税,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这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雏形与预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以行政命令为主来配置资源,而是使市场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农民不再按照计划指令来种田,而是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责任田是自己的田,责权利明晰,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这种对未来预期的确定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以前套在农民身上的种种束缚一旦解除,自由的天性喷发出无限创造力,在你追我赶中,在互相竞争下,共同塑造出欣欣向荣的农村新景象。

        就这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预设了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而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它强调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为达到公平竞争的目的,政府从法律上创造出适宜的外部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蜂拥进城,为城市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推动着工业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就这样从农村包围城市,走向全国。市场经济大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势不可挡,思想解放带来勃勃生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使得生产力不断提高,高端制造业发展一日千里,制造一辆成本低廉的小小收割机根本不在话下。当工厂制造能力覆盖所有地方,同样又反过来惠及原来落后的农村,这时才发现,农村这个比想象中还要大的大市场,真的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深圳特区报》8.2 海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