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愿书本里多些乡土元素

    《 文摘报 》( 2022年06月29日   02 版)

        “现在的教材‘城市化严重’,会使得农村孩子对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那一山一水的陌生感、疏离感越来越重,还可能误导农村孩子‘厌恶、逃离’自己的家乡。”近来,一位支教11年的乡村教师在网上发声,引来网友们的关注与共鸣。

        不仅是教材,这位侯老师还举例说,练习资料、试卷,随便一道题都是以高楼大厦、超市、大商场、娱乐场所、游乐园、电影院等描述对象来出题,很少以山坡、田野、村庄、干农活、放牛、砍柴来作为描述对象。

        这些元素对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农村孩子来说,陌生又难以理解,无疑为他们的学习与升学设立了一道道屏障。甚至滋生了错误的逻辑:读书学习是为了考出乡村,过上书中的城市生活;书上的知识只有在城市才用得上,并不能指导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实践。

        对于阅读资源并不丰富的农村地区,教材可能是孩子们成长中主要的读物。孩子通过它认识世界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认识各种人物的命运和逻辑,感受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所以,一本教材,以及衍生出的练习、考试,不但在升学这样的刚需上影响孩子,更是他们精神成长的营养元素。

        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之一。教材的编撰者、考试的出题人,如果不能跳出自己生活的环境逻辑,不能兼顾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元素,那么这位支教老师所担忧的“会让农村孩子觉得农村家乡是负面的、落后的,而城市才是美好的”,恐要一语成谶,也会让城市孩子失去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全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本合格的教材,应该有城市也有乡村,有科学家、艺术家,也有在田间忙碌的农民,在工地流汗的工人,他们是乡村孩子的父辈,是值得被看见、被认可的中流砥柱。乡村振兴不应该是空话和口号,也不应该是每个孩子手中的教材里轻飘飘地一行字,而是应该融入血脉中、留在心田里。对教材的编撰者如此,对教授的老师如此,对每个学生亦如此。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价值、共同的愿景。教材是儿童阅读的第一站,它不仅仅是学习素材,更应成为推进社会公平、增强民族凝聚力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径。多一些乡土元素,多些对农村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们向往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也期许田间巷陌丰收麦浪,这才是确需正视和反思的方向。

        (《工人日报》6.11 苏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