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以及《孟子·滕文公上》所谓“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而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在一些人看来,人性善成了天然而然的本性,而不是教育灌输的结果,难以让人信服。有人说,中国文化没“幽暗意识”,盲目相信人性善,不防备人性恶,所以无法导向善治。
但问题是,最讲人性恶的韩非子,能否导向善治?在韩非子的人性恶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是互害的原子个体,连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是靠不住的,这种世界怎么可能存在比较善意的自治小共同体?甚至韩非本人也死于自己的同学李斯之手,而不是和李斯之间建立起一个互助的同学会共同体。可以说,性恶论并不会推导出良善秩序,反而可能是有助于彻底瓦解一切共同体束缚和伦理底线的思想。
孟子为人性善辩护,其实有一个历史背景,就是战国时期编户齐民制度的普遍确立,逐渐瓦解了早期基层社会中自治能力比较高的村社、宗族等小共同体,人们成为官府乡、里基层组织控制下的原子散沙,让彼此猜疑互不信任,进一步激发了人性中恶的元素。
东方齐、魏等国虽然没有搞到秦国商鞅变法后那么严酷,但也都通过这套弱民术强化了政府的汲取能力和军国动员能力。梁惠王对孟子说他东败于齐,长子死焉,仅就这一场马陵之战,魏国就死掉了十万武卒,可见其国家动员强度,而背后是残酷的资源汲取过程。那么孟子针锋相对,专门大讲人性善,一定和他对基层社会组织的诉求方式是相互配合的。
孟子诉求中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实现西周时期以村社、家族等民众自治小共同体为基础的井田制。后人对井田制误解极大,以为是豆腐块形状的“土地国有”。实际上,井田既不是“国有”也不是“私有”,而是一种类似西欧封建时代的土地保有关系,所谓“公田”按照瞿同祖的分析是“和英国封建社会所谓公田(Lord's demesne)相仿佛”(《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封建效忠和保有的方式,土地从周王一层一层被保有到基层的自治村社,西周铜器《季姬方尊》中,记载基层组织是“厥友廿又五家”,“友”在周代指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因此这是一个以家族组织为纽带的村社。这些基层村社,不是战国秦汉那种“皇权下县”以后乡、里管辖下的编户齐民,而是有自组织能力的小共同体。
《孟子·滕文公上》描述这种自治小共同体的面貌是“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他们有血缘或模拟血缘的亲密关系“友”,在日常生活中高度互助,井田的共同耕作与收获也是这种互助的重要部分,在遭遇疾病或灾害的时候,小共同体成员之间互相援助,而不是互害。
这种小共同体互助的画面,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描述周代基层村社中,秋收以后会在田中留下一些谷穗,给没有壮劳力的寡妇。
人性是高度复杂的,孔子和七十子后学基本不讨论人性的善恶问题,这是因为空谈人性善恶,很容易成为无意义的玄学。但百年后的孟子,正面对最后的基层小共同体自治遗产处于崩坏解体的前夜,编户齐民和更高动员能力的军国组织已经呼之欲出。
在此背景下,孟子呼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西周的“井田”,其实就是要保留“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自治小共同体。人性善的学说,恰恰与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相匹配。因为人生活在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博弈时间线条非常的长,很可能是很多代之间祖祖辈辈打交道,那么这种社会结构中作恶的成本就非常高,作恶被摈斥后丧失共同体的保护,非常不划算,因此小共同体内部人们普遍更加行善。
在那个节点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是在论述人民有互相行善和自治的能力,这是良善秩序的基石。
(《南方周末》5.19 李竞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