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平
在因疫情而封城的时候,住在英国柴郡克鲁镇上62岁的斯图·普林斯愁眉苦脸。
斯图因白血病刚刚在医院做完一轮化疗,回家以后按规定须自我隔离。他心情很糟,百无聊赖地翻看起他收藏的明信片来。
斯图收藏了近千张明信片,大多是他在网上“拍”来的,其实并不值钱。他看中这些旧明信片,是因为图案赏心悦目,有山水风景,有古老建筑,有电影剧照,有绘画作品。
忽然,他的眼睛停在了一张明信片上。这张明信片有着温暖的画面,上面有一个系着彩带的竹编摇篮,摇篮里躺着一只熟睡的小兔子,小兔的身上盖着一条五彩缤纷的被子。摇篮放在树枝摇曳、野花盛开的绿色草丛里,画面上标着一个大大的数字“1”。原来,这是一张庆贺孩子一周岁的明信片。斯图翻过来仔细看着,收信人地址栏写着:伦敦卢森堡街北桑伯兰大厦12号,邮政编码W1;收信人是F·凯伊小姐。明信片上工工整整地写道:致我们可爱的小孙女,希望你生日快乐,祝福未来幸福与平安。盖着的邮戳显示,这张明信片发出的日期是1946年9月27日。斯图心想,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后一年,局势尚不稳定,凯伊会不会没有收到这张明信片呢?
斯图顿时来了精神,他决定将这张明信片送交到那个当年才一岁的主人手中。他希望能做点不太需要体力但又能让自己忙起来的事情。斯图开了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明信片”网页,他给明信片拍照片,然后上传到网上。令他振奋的是,不久,他便收到了一条信息:“那张明信片是给我的,我就是那个婴儿。”
如今,年近八旬的凯伊住在北伦敦的艾吉维尔区,正深陷几个老友因染疫离世的悲痛之中。有一天,有志愿者辗转联系到她,并问她认不认识明信片的收件人。凯伊一下子就确认了她熟悉的姑姑的字迹。凯伊说:“简直太神奇了,真是意外的惊喜。”当斯图细心地把明信片用塑料袋包好,夹在硬纸板中间,然后给凯伊发去时,他感到心满意足。
(《新民晚报》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