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苗期、盛花期要怎样达到更节水施肥?新疆盐碱地分不同类型,如何做到分类精准施肥、改良……59岁的比利时企业家德康尔·丹尼·卡米尔头头是道谈起新疆棉花的“营养学”,令人刮目相看。
改革开放初期,丹尼到中国沿海地区打工10多年,为自己积攒了在中国发展的人脉和“第一桶金”。21世纪初,这位比利时人看好新疆发展前景,到天山脚下创业,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更显示出他善于抓住“中国机遇”的精明头脑,“我来新疆发展来对了,我认为整个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能给我这个做事业的机会”。
虎年春节已过,新疆广袤农田仍在沉睡。记者走进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一座现代化企业办公区,第一次见到丹尼。握手、寒暄、声音洪亮,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丹尼十分健谈,似乎很乐意跟人分享在中国发展的经历。聊到特别引以为傲的化肥配方,他神态兴奋、语速加快、连写带划,竭力让来者从他的分享中领略他事业的精彩。
2005年前后,丹尼所在的公司面临关门,他开始认真考虑何去何从。“在比利时甚至欧洲,土地面积有限,发展机会少,而中国农业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化肥市场的长期深耕,让丹尼意识到留在中国大有机遇,特别是在拥有广袤耕地的北方地区。
由于他长期做水溶性化肥,当时有新疆兵团客户向他介绍,兵团正在农田里大面积应用滴灌技术。肥随水走,滴灌面积越大,意味着对水溶性化肥的市场需求越大。
丹尼很快做出决定,到新疆去!
他首先来到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那时这个城市高楼并不多,带电梯的公寓就更少了。”丹尼说,家人们跟着他从东南沿海来到这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城市,对生活水准降低、气候干燥等方面一开始颇有抱怨。可他却看到了另一面:这里农业现代化正在蓬勃发展。
在广东,农民家里仅有几分地,经销商往往要把一袋肥料分割后拆袋卖。而在石河子、沙湾等地,农户一家就有几十亩上百亩地,每家的条田挨着条田,一眼望不到边。
“那时候开始接触棉花。棉花的苗期、盛花期等不同阶段,土壤要吸收多少氮、磷、钾,我做了软件,对每个阶段棉花叶柄的营养含量进行测试,测量到合适的范围。这个项目叫做棉花叶面营养诊断技术应用与推广,做了很多年。”他说。记者注意到,这一技术成果2016年获得原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北疆一些棉农渐渐发现,接受丹尼的建议,根据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精打细算给肥,比过去粗放式投肥更省肥、更节约成本。而且,丹尼还会针对农户每块地的盐碱程度,给出更高效利用肥料的精准施肥方案。
从全疆推广节水灌溉到大面积种植机采棉,丹尼见证了新疆棉花产业历史性变革的过程,他的产品也随之不断推广,并得到市场认可。目前,他们公司化肥产品的销量在全疆一年能达到2万吨,约涵盖100万亩至150万亩农田。
“他很喜欢跟农民交谈,把他们的问题了解得比较透,然后提供解决方案,被认可了他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员工李洋告诉记者,在大家眼里,丹尼是一个学者型的老板,善于钻研,有时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会打印出来要求大家学习。
“我不适合大城市,在乡下和农民在一起很舒服。”在中国工作生活了30多年,丹尼说,自己早已将新疆当作第二故乡。2019年12月,丹尼和家人回比利时过圣诞节,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他惦记在中国的事业,2020年2月底赶回中国。“比利时蓝牛是我们国家的宝,我现在的新目标就是把比利时蓝牛推广到中国。”丹尼说,为了这个目标,他会一直工作到70岁再退休。
(《新华每日电讯》2.23 潘莹 宿传义 张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