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2月26日 星期六

    送客的细节

    《 文摘报 》( 2022年02月26日   03 版)

        ■唐宝民

        大约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村里的黄叔叔到家中来串门,和父亲坐在炕头聊天。九点多的时候,黄叔叔起身告辞,父亲特意拉起我的手一起去送黄叔叔,送到屋门外,黄叔叔让我们不要再送了,可父亲却领着我坚持把黄叔叔送到了院门外。我见黄叔叔已走远了,准备抬手关门,父亲却把我的手挡住了。一直等到看不见黄叔叔的背影了,父亲才轻轻地把院门关上、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回到屋里,父亲对我说:“人虽然走远了,但如果我们立刻关门的话,他会听到,会误认为我们怪他待得太久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等客人走得足够远了,再轻轻地把门关上。”

        父亲的这番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让我懂得了送客的细节。多年以后,我读到了一则有关王国维先生送客的史料,不禁再一次想起了父亲的那番话。

        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填了一首词,想请自己的老师王国维先生帮着看一看,便在一天晚上来到了王国维家。王国维看完之后便帮他修改,一改改了两个多小时。九点多的时候,姜亮夫告辞,王国维让家里人点着灯笼跟他一起送姜亮夫,不是只送出家门,而是一直送到了清华大礼堂后面的流水桥,他对姜亮夫说:“你的眼睛太坏,过了桥,路便好走了。”

        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的到地上的灯光。”

        送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把每一个细节都擦亮,才能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广州日报》1.2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