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上幼儿园的孩子添置儿童书柜和黑板架,34岁的刘文新跟父母起了争执。父母坚持“自家小孩为啥要用人家的二手货”,但刘文新认为这些消耗品没必要买全新的。最终,他花了商场1/3的价格,从邻居家搬回一组装备。
打开二手电商交易平台,二手商品信息比比皆是。走在上海街头,一家家二手商品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了不少年轻人打卡消费的新去处。
不仅仅是省钱
“搬家整理出一张实木桌子,三套宜家置物架,目测九成新,无磕碰划痕,有意者私聊。”在上海工作的杨斐在朋友圈看到前同事的一条转让信息和图片,随即花150元买回原价近600元的置物架。在他看来,这样的交易是两全其美。
杨斐已经习惯买东西前先上二手交易平台看看。去年秋冬季节,他想买一套某品牌的床上用品四件套,专柜价格逾3000元。“后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看到有人转让全新未拆包装的,卖家说是公司发的福利,尺寸自家用不上,只要700元。”如今这套床上用品已铺在杨斐家的床上。
某二手交易平台统计了去年年中大促期间的销售数据,因为恰逢毕业季,学生群体中转售最多的商品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其中笔记本电脑发布占比超60%。随着毕业生步入社会,洗衣机、小型冰箱、灯具和电脑桌等搜索热度持续走高,这些家电受欢迎价格集中在500至1000元。
消费二手商品“省钱”的方式并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29岁的郭鹏三年前从北京离职搬到上海,原先北京的家具、电器等几乎全部通过二手平台处理。在上海,他从互联网企业离职后创业,搬了两次家,同样如此处理。对郭鹏来说,“断舍离”已成为不少同龄人的生活方式,相比父母辈习惯囤积闲置物品并坚信“总有一天用得上”,他们更愿意通过二手平台流转。
在知乎上,一个“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二手交易”的问题下,几乎所有回答都是“因为真的很便宜”。但记者走访时发现,低廉的价格并不是年轻人热衷二手交易的唯一原因。
从事金融行业的刘文新住在浦东新区的别墅小区,家境优渥。他坦言,衡量商品价值时更看重“有没有必要”。“比如1米多高的儿童书柜,孩子用到三年级就差不多了,相比买新的,不如淘个质地、成色不错的二手商品;如果未来成色保持得不错,我也会转给有需要的人进入第三次循环利用。”在他看来,物尽其用、循环利用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减负”。
体会旧物的文化意味
从南浦大桥的滨江区域到巨鹿路的梧桐树下,上海二手奢侈品店不断开张。走进陆家浜路上一家中古奢侈品店,一些品牌专卖店仍在销售的款式,二手价格依据品相维持在原价的7到8折左右,部分款式甚至可以5折买下。前来购物的市民刘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对于日常使用的包袋,品相良好的二手商品比专柜新品划算得多”。
“不少消费者选择二手商品,是为了找到那些不再生产的限量款,这些款式的二手商品价格会比原价更高。”一家中古奢侈品店经营者告诉记者,随着近年“复古”风流行,这些二手商品价格水涨船高,以某品牌非贵金属胸针为例,三年前的价格约3000元,现在已突破1.5万元。在海外经营二手家具和艺术品的高女士去年试水上海市场,“有些消费者还会追问二手商品的来历,因为‘想知道和自己喜欢同一件物品的前主人是什么样的人’”。
有调查显示,24岁以下的“Z世代”人群更关注“潮流消费”和“二手交易”,从移动购物类App活跃渗透率来看,二手消费已成为他们的一大标签。“Z世代”和千禧一代年轻消费者相比出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二手旧物。
在家中摆几件旧家具、老物件,也被不少年轻人认为“有品位”。刘文新家的沙发旁就摆了两张生产于1970年的椅子,“比我年龄还大”。
买卖螺旋式上升
在二手交易平台,买家与卖家身份重合,从中可以看到消费升级。
不仅如此,活跃在各小区、企业内部的“二手闲置群”也是交易的重要战场。刘文新所在的小区微信群里时常有人发布二手闲置物品信息,从数码产品、育儿用品到家居用品不一而足。通过二手交易,刘文新跟小区里其他几家“二宝家庭”走得更近。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网友可根据自己对二手交易的兴趣进入若干圈子,“古着”“汉服”“手办”等圈子云集更多人在线交流。
线上二手商品交易火热的同时,线下二手店也以新的姿态出现,特色、小众成为这些线下店的特点。在上海福州路上一家商场内,各类动漫手办店铺鳞次栉比,二楼拐角处一家商铺,专门搜集二手“怪兽”玩具;三楼另一家商铺,回收不同年代的奥特曼人偶,清理打包后再次出售。主打二手书交易的“多抓鱼”循环商店,如今已在安福路扎根。
假冒商品时隐时现
随着二手市场趋热,各类假冒商品也在二手交易平台时隐时现。
记者搜索发现,二手平台的“验货”服务不少,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只凭几张照片即可得出结论的方式,未必能真正判定商品真伪。“有人会拿着网上买的中古品,让我们看真假。”一位二手奢侈品店经营者透露,近年来部分款式的二手奢侈品价格高涨,这些停产多年的商品出现了新的仿制品。“如今许多二手商品交易通过网络完成,也不可能拿到专柜对比,‘做旧’的假货在普通消费者眼中难辨真伪”。
针对二手交易存在的这些问题,各平台也在着力改善。如某二手交易平台推出“验货”服务,卖家可在买家付款后将商品寄至第三方鉴定机构,确认为“真”后出具证明一并寄送给买家。
(《解放日报》1.31 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