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可能出现多种问题,其中心衰常常让人谈之色变。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指的是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即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它是一种状态,属于器官衰竭的一种,是基于某些心脏病变本身逐步加重而形成的,可急性起病、可慢性发展。
由于心衰是心脏疾病进展的过程,是心脏终末期的表现,因此它是否可怕要看原发的疾病,以及进展的程度。急性心衰,如病毒性心肌炎,起病很多时候非常凶险,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而慢性心衰,只要尽早治疗,轻中度的患者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的。
有说法称“心衰患者只能活5年,比癌症更可怕”,并不科学。心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还是可以获得较好预后的。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很多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措施,比如心脏移植、人工心脏、心室辅助都在临床开展应用,都可以大大提高心衰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目前,除了极少数无法治疗的疾病如扩张性心肌病,其他大部分情况只要及时治疗,都不会演变成心衰的。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的心脏疾病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首要手段。
心衰患者除了要规范化地治疗原发心脏疾病,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避免感冒,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心衰患者体内水钠潴留,可以通过减少钠盐的摄入来减轻症状;控制饮水量,监测出入量情况,如果长期入量大于出量,心脏负担就会越来越重,会加重心衰;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心衰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利尿治疗,但利尿同时需要监测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离子;定期复诊,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如有明显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等症状,及时就诊。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主治医师 赵晶)
(《人民政协报》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