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1月19日 星期三

    重视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照料者负担

    《 文摘报 》( 2022年01月19日   07 版)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构建成为民生重要议题。目前,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在建设之中,长期照料仍以家庭照料为主。城乡家庭照料的效果如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如何更好地支持长期照料?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家庭照料使城镇失能老人身体健康的概率增加42.8%、抑郁的概率降低45.6%;使农村失能老人抑郁的概率降低38.3%。第二,家庭照料使农村照料者身体健康的概率降低18.8%、抑郁的概率增加49.4%;使城镇照料者抑郁的概率增加41.7%。由此来看,家庭照料虽然有助于保障和维持失能老人的身心健康,但对照料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损害,同时由于家庭小型化和老年空巢化,照料服务由单一家庭转向市场和社会将成为必然。

      因此,应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对社会照料尤其是居家照料服务的支持,并以此减轻家庭照料者负担、提升家庭照料效果。

      第一,有效使用服务和现金补贴两种方式,使失能老人尤其是农村失能老人有条件接受必要的、专业的社会照料服务,弥补家庭照料不足,缓解家庭照料压力。

      第二,在社会机构和社区提供照料服务的过程中,对家庭照料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激发家庭照料对失能老人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第三,不管是家庭照料还是社会照料,对照料者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服务,降低其在长期照料中抑郁的风险。

      总之,需要构建和完善以失能老人为主、兼顾照料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对城镇和农村提供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口与劳动经济系李青原)

      (《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