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1月01日 星期六

    法官跨界组乐队

    《 文摘报 》( 2022年01月01日   01 版)

        “奶奶灰”乐队由朱嵘(左)和赵俊(右)组成。

        组建乐队走红以后,法官赵俊有些困扰。他到基层法院出差,总有人亲切地喊“赵法官,我听过你的歌”。他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审判员,每年审结的案件量在全庭前列。

        他觉着搭档朱嵘没有这样的困扰。朱嵘在江苏高院工作22年,从书记员到庭长。2020年他获评江苏省最美法官。

        两人在2018年组了个乐队叫“奶奶灰”,赵俊作词,朱嵘作曲。奶奶灰的成名曲《宁海路75号》以法院生活为题材,他们把组合的演唱风格定位为“机关民谣”。

        一

        朱嵘44岁,在江苏高院的执行裁判庭当庭长,日常的工作是办理各类涉及执行的诉讼,同时要应对各种“老赖”,还有对下级法院指导和监督的工作。

        赵俊在民事审判庭第六庭,天天跟土地、房子打交道,处理建设工程纠纷、房屋租赁买卖等案件,“算是专业化程度、难度都比较高的条线”。

        法院里也是隔行如隔山。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彼此认识,但无过多交流。两人都是法院足球队成员,固定每周三下午6点约在一处楼顶的五人制小型足球场,酣战两小时。

        在赵俊的描述里,是他拉着朱嵘“勇敢跨界”。2017年,在江苏高院内部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朱嵘上台表演,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从前慢》。当天赵俊是主持人,散场后他便找到朱嵘,要为他写首歌。朱嵘没有太当真,随口说“行啊,你先把歌词写出来”。

        没想到几个月后,赵俊真写出来《宁海路75号》。“写给所有的法院人,所有的法律人,乃至所有在机关大院奉献过芳华,燃烧过青春,追逐过理想的人们。”

        歌词全文612个字,朱嵘觉得写得真好:“没想到有人会去写自己的工作生活,写自己身边的人,挺出人意料的。”他将歌词打印出来,放在车上,反复哼唱,再配上吉他和弦。

        故事到这里仍是两个人的自娱自乐。直到江苏高院新闻办听到了这首歌,支持他们去录音棚录音,并为歌曲制作了MV,推送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于是,乐队就这样正式出道了。

        “奶奶灰”的名字是赵俊取的,命名依据有三:朱嵘的头发是“奶奶灰”;赵俊最喜欢的宠物狗,毛色是“奶奶灰”;最后,那年法院新发的夏季制服,颜色是“奶奶灰”。

        二

        1999年,朱嵘大学毕业后来到江苏高院。2001年,他被下派到常熟市的基层法院锻炼,那段时间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办的案子看来也很小,几千块的借款,各种邻里纠纷等等,但都需要现场去查证、调解。基层法庭法官对朱嵘的影响很大,包括他们办案的态度,怎么跟当事人打交道,怎样给形形色色的人调解纠纷。

        赵俊也有过类似经历。2008年他刚进宁海路75号大院,在审监庭当书记员兼法官助理。那段时间,他每天处理大量信访案件,见到许多当事人通过上访、闹访,拿到更多补偿。他对法律的美好想象遭遇现实冲击。

        赵俊后来在自己的书里写,那一段他对许多司法政策有抑制不住的“吐槽欲”,在BBS论坛上源源不断地更新文章。这是他第一本小说《决不妥协》的由来,他在其中虚构法官身份,串联各种大案,表达态度。

        “粉丝”夏巍是在2014年认识赵俊的,读着赵俊的文章,他觉得有趣,法律竟也能如此通俗易懂。他认为赵俊的文章“不是隔靴搔痒”,而是有所体会。

        但离职的念头还是有过好几回。最近一次,赵俊已经跟朱嵘告别“我打算走啦,但奶奶灰还在”。朱嵘只是叮嘱赵俊,想好了再走。这一想,又是两年多。

        夏巍能感觉出来,赵俊还是很喜欢做法官带来的成就感,“手握利刃,但不伤害别人”。法院外的诱惑不少,赵俊来来去去还是留在了法院。

        朱嵘鲜有离职念头,他喜欢稳定的环境,可以安心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只是这些年随着岗位职责增加,他的头发都花白了。

        三

        朱嵘较赵俊年长六岁,对自己所跨越的边界更为谨慎,跨得小心翼翼的。起初朱嵘在台上稳如木桩,肢体僵硬,赵俊则动作过多,两人常常笑场;面对诸多媒体采访、表演邀约,朱嵘也担心“不务正业”。

        朱嵘解释,他此前认可“判决之外,法官无言”的说法——你要表达的观点就在你的判决书里,除此之外,法官不应该过多地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

        好友康林在江苏常州市天宁区法院任职,与朱嵘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常常被动地接受社会的评价,不会主动做什么。这种主动不是要你去解释辩驳,而可以通过像“奶奶灰”这样的展示。”“不要把法官当做一块木头,就是死气沉沉地待在那边,不是这样。”

        后来,赵俊眼见着朱嵘跨界跨得越来越顺,上台前会要求化妆,还能自己设计动作了。

        “他们既表达了自己,又能给法院、法官增光添彩。”夏巍评价道。

        (《南方周末》2021.12.26 刘怡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