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斯晨风
鹦鹉不仅仅是一种鸟类,而且是整个鹦形目动物的总称。按照样子不同,又分成两个科:一个叫凤头鹦鹉科,另一个则直接叫鹦鹉科。不管是哪种鹦鹉,都喜欢生活在炎热的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
商周时期的气候跟现在相比要温暖很多,中原大地上生长着茂密的竹林,大象、犀牛等热带动物杂处其间,与人类为伴。羽毛鲜艳,叫声好听又乖巧可爱的鹦鹉当然也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员。中国人跟鹦鹉结缘,可能已经有三四千年了。1976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著名的商代王后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跟鸟类形象有关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朝人最热爱的鸮(猫头鹰),另一种就是鹦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对尾鹦鹉玉佩”,其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古人很早以前就知道了鹦鹉可以学人说话,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旷世奇书《山海经》中就记载说:“黄山,无草木,多竹箭。……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青绿色的羽翼,鲜红的鸟喙,外加学人说话的特征,跟现实中原产于我国的大绯胸鹦鹉完全吻合。在古书中,“鹦鹉”有时也写作“鹦”,“婴”和“母”两个偏旁可能是这种鸟儿学人说话的象征,就像婴儿跟随母亲学说话一样。成书时间比《山海经》稍晚的西汉《礼记》中,同样提到了鹦鹉:“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可见,至少在当时,鹦鹉会像人说话这个概念已经在古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了,甚至由此还带上了一点“人性”。东汉时候的大儒孔融就曾经放言说:“吃掉一个对社会没用的人,就跟蒸一只猩猩,煮一只鹦鹉差不多。”
中国历史上关于鹦鹉最早的确切文字记载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当政的时候,《后汉书》记载,兴平元年的时候,益州(今四川)的蛮夷给朝廷进贡了三只鹦鹉,它们虽然很可爱,但是每天都要吃掉三升麻子(古代的一种粮食),连皇帝都养活不起了。
东汉末年的名士,《三国演义》中上演裸体行为艺术的祢衡也是见过鹦鹉的,也正是他写下了历史上第一篇和鹦鹉有关的文学作品——《鹦鹉赋》。在开篇的序中,祢衡说,他老板黄祖的儿子得到了一只名贵的鹦鹉,那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可见,在东汉时期,鹦鹉主要是从西南方位的四川、云南等地区进贡的了。祢衡的这篇赋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写鹦鹉,文中赞颂鹦鹉的词句“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所指的正是他自己。而这只鹦鹉被关闭在雕花的笼子里,翅羽也被剪去,又漂流到了万里之外,多么孤单寂寞冷!实际上也正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遇。后来祢衡被黄祖杀害之后,葬在了一座江中小岛上,小岛就叫鹦鹉洲。祢衡被杀是因为他喜欢大放厥词,讽喻时政,后代的诗人也把这种形象投射到了鹦鹉的身上,比如唐代诗人罗隐的《鹦鹉》诗就写道:“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规劝世人不要祸从口出。这正和某个苏联笑话异曲同工:
一位苏联公民丢了一只很会骂人的鹦鹉。天知道它会在外面乱说些什么呢?要是引起克格勃的注意,那就糟了!那位失主很是紧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特地在一家有声誉的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上刊登了这么一则广告:“遗失一只会说话的鹦鹉。特此郑重声明:本人不同意它的政治观点。”
(《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