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地有新冠疫情发生。本身就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旦“中招”,容易变成重症,因此接种新冠疫苗不仅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也可降低感染后变成重症的风险。但是,总有一些老年人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迟迟不肯打疫苗。其实,老年人应消除认识误区,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为自己和家人都筑起保护屏障。
误区一:本地比较安全,可以不打疫苗
有的老年人会说,我住的地方相对安全,本土病例不多,可以不打疫苗。实际上,目前全国多地出现本土疫情,没有人可以提前预估病毒会在哪个地方出现或传播。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接种疫苗给自己和家人也多了一层防护。
误区二:接种疫苗会加重基础疾病
有些老年人觉得,疫苗打进身体里,可能会导致原本的疾病加重。这也是一种误传。有慢性基础疾病和接种疫苗是两件事,只要不是有禁忌症不能接种,接种疫苗后不会加剧原有的慢性基础疾病。
误区三:不太出门,不需要打疫苗
有的老年人觉得,平时只在家附近散散步、买买菜,不去聚餐,也不跟人社交,没有感染风险。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完全与世隔绝,即便老年人不出门,但家庭成员还是要与外界接触,一样有感染风险。另外,每个人不可能一直戴着口罩,比如外出就餐,就要把口罩摘下来。近期各地几例本土病例中,就有在公共场所就餐时感染的例子。
误区四:身体很好,不怕得新冠肺炎
一些老年人身体情况很好,甚至比年轻人还要有活力,自认为哪怕感染也可以扛过去。其实,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打疫苗不仅保护自己,更保护家人朋友。
(《新民晚报》12.14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