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民国先农坛奇观异景

    《 文摘报 》( 2021年12月25日   05 版)

        北京的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明清两代,先农坛一直是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

        1912年,民国成立后,先农坛不再是皇家专属的禁地。民国政府内务部接管了全城坛庙,全权处理坛庙事务。先农坛被开辟成公园,还举办各种经营性活动,一时开风气之先,呈现出很多奇观异景。

        首次开放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内务部考虑到外城原有的陶然亭及黑龙潭(旧时在陶然亭东南部),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游人需求,打算另辟新的景点,他们看到先农坛“取闹市中幽静,古柏参天”,是难得的一处游玩之地,于是内务部打算,在民国二年初,借庆祝民国成立一周年之机,免费开放北京先农坛十天。

        巧合的是,此前,内务部已经把京城坛庙旧时祭祀之器用,统一移存到先农坛太岁殿及两庑殿中,并随即成立了古物保存所(它与1914年在故宫文华殿和武英殿成立的古物陈列所是两个独立机构),陈列京师旧有一切古物。为了庆祝它的成立,古物保存所也打算从民国二年一月一日起免费开放十天。

        当时的《爱国报》专门刊登了古物保存所的免费开放通告。民国二年(1913年)一月一日至十日,北京先农坛正式对外开放十天,古物保存所也同时开放。这是普通大众首次进入先农坛。为了进出方便,内务部在北外坛墙面对香厂处辟一便门,马车、人力车都可直抵内坛。

        根据记载,为庆祝民国成立一周年,内务部还在先农坛内外精心布置一番,用柏枝条做成牌楼,上悬各处赠送的对联,对联内容主要反映共和后人民大众心境畅快的感受。坛内的庆成宫改做共和纪念大会先烈坛,祭奠民国烈士。庆成宫南的大空场设为鞠球场,成为小孩们踢球的绝佳地带。

        由于内务部提前在报纸上登出通告,故而开放后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有意思的是,首次开放不久,恰巧又遇到漫天瑞雪,为先农坛增添了不少情调,文人墨客纷纷借景抒怀。内务部应民众要求,开放时间又往后延续了几日。在此后的两年中,先农坛均在一月中开放十天,供游人免费观览。

        举办首届都市贸易博览会

        民国三年(1914年)4月,内务总长朱启钤鉴于京师市政的重要,划定市区,设立了京都市政公所,其主要的施政目标是鼓励北京的贸易和商业繁荣。他亲自兼任督办之职。

        为了提高北京当地生产的产品的竞争能力,在市政公所的倡议下成立了“京师出口协会”。出口协会经常举办各种业务活动,其中,贸易博览会最受欢迎。

        1914年9月,京都市政公所在北京先农坛太岁殿的院落里举办首届都市贸易博览会,意在借此会宣扬国货,抵御舶来品。参加博览会有一百多家大型企业,展出的北京当地产品就多达一千多种。

        这次贸易博览会为期十天,吸引了众多北京的观众,一时先农坛内游人如织。为鼓励参观,大会还向游人发放纪念品,举办音乐演奏会。另外,为了吸引游人,夜间延长了开放时间,还有燃放焰火,放映电影等多项活动,甚为热闹。

        这些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主办方设立各种奖项,对评选出的高质量产品予以表彰奖励。同时,所有获奖产品,均由大会出面在全国性报纸上为他们免费刊登广告。

        博览会结束后,在京都市政公所的支持下,成立了“京师工商促进局”,由多个不同职能的部门组成。他们积极扶持景泰蓝饰物、刺绣品、漆器和草药等北京传统名牌产品的发展,使他们更富有竞争力。在诸多人士的努力下,这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声誉鹊起,从而使北京当地的贸易和手工艺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北京也迅速成为20世纪初中国的主要商业中心之一。

        飞行表演

        民国十年(1921年)元月,一个美国杂技团要从上海来北京演出了,此消息迅速传遍了北京城。这个杂技团阵容实力雄厚,有一个压轴节目,就是杂技团成员巴尔要在北京先农坛上空作飞行表演。这可是一件新鲜事。

        当时不仅有飞机表演,还有四只飞艇表演,这在北京城引起了极大轰动。

        此后,先农坛逐渐衰败。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先农坛更是荒凉破败。1928年,内政部发布“神祠存废标准令”,彻底废除先农、太岁、星辰、山川等祭祀活动。不过,内政部还是决定将北京先农坛内原来农历三月的耕藉田,改为植树节。据1928年《北平坛庙事务所档案》记载,当时在坛内拜台前划定一块地方作为植树地点,为了使这块区域平整,原处不成行的杂树和小树移到别处另行栽植。两年后,先农坛迎来高光时刻:民国十九年(1930年),首届植树节典礼就在北京先农坛内举办,农商部以及北京地方官员悉数参加。

        此时的先农坛,虽然有门票收入,但门票售价较低(六个铜板),收入甚微。先农坛就想出了个办法,出租其中的二百余亩场地,每亩租金三元五角至五元;设立四处鹿园,牛乳场一处,每处每年租金约一百元。但是这些收入仍然入不敷出,就拍卖坛内的部分鹿、伐树卖薪等办法,这给先农坛带来了极大破坏。

        (《北京晚报》12.14 刘永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