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14日召开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局面。”不可置疑,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主阵地在互联网,网络文学是他们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因此,本期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解读网络文学。
近日,阅文集团发布《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以下简称《画像》)引发关注。这份《画像》显示,网络文学创作已经迎来95后时代,95后占比最多增长最快,“一书成名”的作家占比近33%。网文作家中隐藏着不少“学霸”,而90后作家最关注现实题材。
《画像》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网文作家开始书写现实题材的作品,而因其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对现实生活的具象化描写程度更加深入。数据显示,网文作家创作角色覆盖的职业超180种。此外,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创作出的作品,也在不断充盈着网络文学的内容,客观上促进了整体网络文学结构的调整。
这造就了网络文学创作多元化的现象。作为一种面向大众化的写作,网络文学的语言形式更为直白。与此同时,“理工科作者占比超60%”的现实,也让更多小众的写法与场景得以凸显,有助于打破主流社会对某种职业或者生活状态的刻板认知。这些现象背后流露出的,是网络文学“去精英化”“去中心化”的趋势。相对于纸质书的出版流程,网络文学在出版层面的限制明显要少很多,也因此,造就了一种“人人都可以创作”的景观。
在资本的良性推动下,影视化改编、网文出海等动作,进一步放大了网络文学在现实层面的影响力。《2020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量为8059部,其中改编为影视剧、动漫、游戏、纸质出版物和其他类共有724部。
与此同时,《报告》还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49.8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0亿人。2020年累计创作2905.9万部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者累计超2130万人。
在网文出海方面,根据艾瑞报告,2020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达11.3亿,增速达145%;用户达8316.1万人,增速为160.4%。预计在2021年,网文海外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人民币,海外用户也将达到1.45亿人。
网络文学正在以一种消费品的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正视民众对于此类文化产品的需求,需要主流舆论调整自身的视角,也需要市场力量进行更多的介入。
作为一种产业,可以说,网络文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虽然还有很多值得完善之处,但前景无疑是广阔的。
(《光明日报》11.26 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