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年轻人的“淘金热”

    《 文摘报 》( 2021年12月09日   02 版)

      网络段子说,年轻人对成长的感悟,大概是从买黄金开始的。翻看社交媒体,有不少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分享自己“囤金”的心路历程。其中不少人提到,自己曾经花重金猛追过施华洛世奇和潘多拉等玻璃或银质时尚饰品,当时觉得黄金饰品只有长辈们喜爱,现在才体会到黄金的魅力。

      2000年出生的晴子就是“淘金热”中的一员。她目前购买的黄金饰品超过了300g,以克金价格450元计算,约花费了13.5万元。“以前都是我妈妈买给我,上班后买黄金也成为我奖励自己的方式。”晴子说。

      有观点认为,年轻人主动购买黄金的行为也凸显其理财意识的觉醒。尤其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千禧一代,对于金钱有更早的认识和实践。

      来自深圳的00后李丹妮,自大学入学就拿着父母给的2万元生活费开启了“创富之路”。现在读大三的她,倒腾过大牌包包、名牌腕表和热门球鞋等各类紧俏货。去年年初,李丹妮又跟风种草了基金。刚开始收益还不错,甚至有段时间把自己其他“副业”都停了,专心“盯盘”。没想到去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下跌,让钱包受伤不少。“为了回血我开始关注黄金,价格浮动不算太大,回收起来不像奢侈品不好出手,相较之下,保值性更好。”尝到甜头的李丹妮,还带动同宿舍的女孩们一起买,不过她们购买的是克数更小的“金豆子”。据李丹妮说,她们宿舍6个人,差不多都是月光族,自己存不下钱。买金豆子就当变相存钱了。“别人桌子上放存钱罐,我们都是金豆子玻璃瓶,每月初存一颗,仪式感满满”。

      除了自己佩戴和投资,还有一些年轻人自己“倒腾”起黄金。00后女孩李蓓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通过购买特价黄金再送去回收的方法,在短短3天内赚了近1万元。“11月1日力度非常大,每克黄金的均价都在300元以下,我买下来后再拿到实体店里回收,就可以赚差价了。不过金价都是实时的,什么时候出手是技术活儿”。此外,李蓓还介绍了朋友自己打金饰的做法。“很多大品牌的手工费和克金价格高,可以买投资金条,然后找手工师傅按照喜欢的样子,自己加工。如果克重大的话,也可以节省下不少钱”。

      对此,一位黄金从业者提醒说,虽然纯金具有保值属性,但黄金饰品在购买时也含有手工费或工艺费,后期在转卖和回收时,会产生折旧或者手工费的损失。各品牌对回收的要求不同,大部分会产生一些费用。同时,黄金饰品在佩戴时也会出现磨损甚至损坏的问题。如果是投资,还是建议买金条等产品。

      (《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2期 贾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