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以提升人力资本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文摘报 》( 2021年12月09日   06 版)

      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扩容,前提是能够实现收入增长,使这部分人从低收入行列脱颖而出。在增长视角下,对有潜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那部分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首先是生产者、创新者,创造出社会财富、提高收入水平,进而作为消费者增加消费,并为下一轮生产和创新营造条件,从而在这几种身份之间建立起可持续的循环。这样一种循环的形成和提升并非易事,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难度正在于此。

      从现阶段我国城乡结构转型、收入增长的特征看,广义上的“进城农民工”是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着力关注的重点人群。从调查数据看,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进城农民工家庭平均支出强度显著高于农村家庭,但由于无法同等享受城镇户口的相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其储蓄避险意愿较高,使得外来务工家庭平均消费强度与城镇家庭仍有很大差异。应当从进城农民工的这些特点出发,采取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推动更多的进城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进入共同富裕的第二阶段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和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

      依照这种思路,下一步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应以提升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为重点,采取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多方面政策措施,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一、对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市落户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二、建设面向农民工为主的安居房工程。三、与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提供安居房相配套,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继续推进并扩展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随人员流动可携带的政策,打通农村社保、医保和城镇居民社保、医保的衔接。四、提供就业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吸收农民工就业。五、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转,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六、促进机会公平。进一步打破不当行政性管制,疏通社会流动渠道,防止社会阶层固化。七、各级政府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定期督查,确保落实。

      (《北京日报》12.6 刘世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