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国家乡村振兴局辟谣:今年3月份以来,互联网上频频出现“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的信息,均系胡乱拼凑的不实信息。
长期以来,一些政策性补助资金在基层被极个别人当做“唐僧肉”从中获利。有的人为套取项目资金,巧立名目注册空壳企业,补贴到手挪作他用;有的人借产业之名大造“盆景”,用一群牛羊、几座温室、一处工地和装模作样的厂房反复接受考核验收,骗取贴息贷款、项目补贴;有的人专门盯着政策资金上下其手,围猎基层干部,费尽心机寻找方便之门……凡此种种,暴露出一些政策补助资金在具体操作环节不完善、不细化的问题。
政策性补助资金的设置初衷,是为了解决一些项目启动阶段的投入难题,进一步培育壮大产业;或者是补齐项目、产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以便促进一个区域或一个产业良性发展。不管从哪种用途看,政策资金都不是可以随便挪用的“唐僧肉”。
(《经济日报》11.26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