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交叉学科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门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交叉学科领域的老师,却不是一个特别好界定的概念。当然,有些教师在其求学的过程中,可能在本、硕、博等阶段接受了不同专业领域的教育,并形成了多元的学科文化和研究范式,这种教师可以被称为“知识面宽”“专业背景复合”,但是否便因此具备了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从另一层面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尽管具有相对丰富的专业背景,但毕竟学有所长,很难“单枪匹马”地完成培养交叉型人才的工作,因此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形成合力。
在这方面,高校急需建设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比如,如何评价交叉学科的科研成果、如何规范交叉学科教师队伍的职称评聘制度、交叉学科人才如何找到专业归属、是否有畅通的人才上升通道等,目前都需要更为明确的规定和顺畅的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交叉学科的某些制度性缺陷,已经给从事交叉学科科研和教学的一线老师带来了具体的困惑与迷茫。而产生这种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原有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文化”,进而形成了一套该学科自有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作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还没有形成类似的文化,但现有制度又往往迫使交叉学科服从其他学科的文化以及学科标准。
目前国内高校建立了大量交叉学科平台,但这种平台对于教师而言往往是“过渡性”的。此类平台一般缺乏长远的配套支持,这就导致教师在学科交叉平台孵化出某些成果后,还需要将其转移到某一专业学院,也就意味着又要进入一个特定的“学科文化”中。而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还需要高校以及有关部门作更多制度性建设。
(《中国科学报》11.16 庞海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