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拿到选调生名额,但真正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基层——一些年轻人艰难作出选择,决定另寻他路,一部分则在“留”与“走”之间苦苦挣扎……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选择从事体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开始重新审视这份来之不易、外表光鲜的工作。
体制内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公共利益,上述现象说明部分单位存在人才与岗位不适配的问题。实现人岗适配,需尽最大努力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这也是建设高水平基层人才队伍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体制内工作吸引力增强,基层单位新招收了许多高学历年轻人,一些单位甚至在选调、招录时指定高校的范围。这种做法,不仅容易引发社会关注的“学历歧视”问题,也不利于人才的梯队建设。保证人尽其用,兼顾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活跃性,才是基层用人应当追求的目标。
走进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建立在了解基层的基础上。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把人才选用与培养纳入全过程体系,基层单位可以进一步增强开放性,例如,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有志于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提前感受基层工作。
(光明网 11.16 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