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公信力的第三方测评还有意义吗?
——近年来,第三方测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少测评机构自立标准,给商品做评级、认证或推荐,难言科学与公正,甚至存在虚假测评、不正当竞争等乱象。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虚假测评等行为的监管,同时帮助行业建立规章制度。此外,应切断检测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勾连,让测评机构和平台真正成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让科学和专业成为测评的最醒目标签。
▲治理电动车乱象要讲究“时度效”。
——近日,郑州市“200万超标电动车面临禁行”引发关注。能否妥善处置超标电动车,直接考验城市管理达标水平。在旺盛的出行需求与超标电动车限行的矛盾背后更应看到:城市规划中非机动车道建设不完善、超标电动车销售源头监管不力、电动车交通违规行为执法不严。如何在后续处置中最大程度减少车主损失?群众期待一份满意的答卷。
(综合中国网、《广州日报》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