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一只鞋的需求也应受到平等尊重

    《 文摘报 》( 2021年11月16日   02 版)

        近日,为满足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中国残联联合相关平台和品牌推出中国首个单只鞋销售服务。刚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只需要一只,那买一双不就行了?这种思维,纯粹是站在“两只鞋”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下面几条新闻里,我们看到了那些“一只鞋”的角度:贵州的小刘,4岁时因车祸截肢后,买鞋的问题困扰了她33年,“买来的鞋,总是穿一只扔一只。鞋子为什么不能只买一只?我也想过找一个跟我脚一样大的人合资买鞋,但是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四川的小乔,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右腿,每次问售货员能不能只卖一只鞋时,得到的回答总是:我们剩下的那一只怎么办?广西姑娘小归7岁时失去右腿,努力拼搏拿下全国残运会跳高冠军,卖鞋小贩将鞋子堆一起卖,她会偷偷拿两只左脚的鞋,这一直是这位冠军心中难以启齿的“秘密”。

        数据显示,中国肢体残疾人数量多达2400余万,截肢人数约为220万。他们需要无障碍设施,也需要适配他们的商业服务,这不仅是满足他们的需求,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一种正常需求”被商业尊重,不会在挑选商品时受到“异样目光”的凝视,时刻提醒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从而在心理上固化一种被排斥感和区隔感。不要小看这种“小事”和“细节”,这是一种深刻的市场融入,跟城市的无障碍设施一样重要,这个计划对“正常”从人的角度进行了再定义,“一只鞋”跟“两只鞋”一样,都是正常的需求。

        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穿两只鞋的能想着那些穿一只鞋的人。14亿人里,有“一只鞋”需求的人不是个别,而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从这一视角看,一只鞋的需求,本身应受到平等尊重。

        (中青在线 11.5 曹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