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朋友在哪里

    《 文摘报 》( 2021年10月30日   03 版)

        ■尹海月

        在北京,见朋友是件困难的事情。

        9月的一个周六,我约半年多没见的大学同学吃饭,当天上午8点多,一个朋友说来不了了,领导通知9点半开会。于是,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吃了一个小时,买了一份糕点后分道扬镳——他们要赶回家加班,一个写工作报告,一个做PPT。

        一周后,我又约一位体制内的朋友看话剧。看完后,我们就说再见了,因为她也要赶回去加班,看剧过程中她的手机仍然不停接收消息。

        我的朋友们越来越忙了。这让我有点沮丧,因为我设想的朋友相聚,应该是坐在一起,不慌不忙,聊聊天,玩一玩。

        这半年,周围朋友给我的感觉都是满脸倦容、疲于奔波,没有耐心去探讨更深入的话题,关心公共生活。因为疫情,不少朋友工资缩水,被迫跳槽。

        很多人被一种不确定感包围,期待更稳定、踏实的生活。这种精神危机在我们这些远离家乡、到一线城市奋斗的青年身上尤为明显。如果和家人住在一起,或许我们工作不顺利、心理上感到孤单时,回家后就顺口提了,但因为距离的阻隔,我会觉得,对父母诉说心事只会让他们徒增忧虑。

        只能找朋友倾诉。但在一个忙于加班、见一面要花费1小时路程的城市,人们想维持深度的人际关系,获得友谊的支持,已经力不从心。缺乏深厚的情感支持时,人的漂泊感加重,快乐感大打折扣。

        很多时候,我们投身于网络,是为了寻求快乐和外界的连接,网购是为享受拆快递时看到商品的新鲜感,刷短视频则是迷恋虚拟世界的热闹和喧嚣。

        是时候反思我们的生活了。在减少工作之余,我们需要回归日常生活,在大都市尽力构建小而深的关系,寻求精神的滋养。正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写的,“要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9.2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