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我给老家的爸妈装监控

    《 文摘报 》( 2021年10月23日   01 版)

        陈小冬的父亲在院子里扫雪。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

      在此背景下,愈来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为老家安上了监控设备,便于随时查看老人的状态。

      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个给农村老家装监控的“游子”,听他们讲述装监控的故事。

      陈小冬的自述

      去年8月,我回老家休了一星期的假,决定在家里装个监控,能随时看到父亲在干什么。

      老家在沂蒙山的最深处——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九山镇的一个小山村。高三开学之初,母亲遭遇车祸去世。自那年起,父亲开始了独居生活,一个人料理家里的七亩地。

      工作以来,每年回老家的日子凑在一起不到半个月,同父亲的日常联系,全依赖手机。但父亲到现在还没将手机的基础功能彻底搞明白,不接电话、不回电话、手机关机的状况时有发生。联系不上他时,我异常焦灼,有时还得辛苦大姐跑回家看看。

      当跟父亲提起要装监控时,他说我闲得难受。监控送到家,我和姐夫爬上爬下,打好孔,装在了西墙上。这个位置,只能俯瞰西边那片乱糟糟的泥巴地、院子内的几间老砖房、菜地及家的出入口。监控的范围触及不到屋内,还是想给老人多留些空间和隐私。

      摄像头可以上下左右旋转,角度最大能达180度,监控一连上家中早前安好的移动宽带,手机上的App就能显示实时画面了。到现在,我都能回放过去一年的监控画面。

      监控装好后的翌日,我就回成都了。近一年来,我每天都会打开监控App,查看1700公里外父亲的身影。看下他早上几点出去,傍晚几点回来。

      有时候,若在监控范围内寻不到他的身影,我会喊一嗓子,监控的功放音量很大,父亲只要在家,一听到我的声音,会立马跑到西墙下同我对话。我能看到他,他看不到我。

      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好在装了监控之后,他有了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

      一日,接到他的电话,让我打开监控画面。实时画面中,他捧着一锅煮好的肉,兴冲冲地给我展示。他不晓得,锅里的东西在画面中是模糊的,实际上我根本看不清。一个周五的早上,在树下挑选板栗的父亲忽然发现了一个硕大的栗子,高高举起,走到监控下给我看。

      丰收的季节,父亲每天都要去地里干活。秋收之后,早晨七八点钟,他还要骑着电动三轮去养殖场打零工,一天能挣80元。经常,傍晚6点来钟,天已黑透,才见父亲骑着电动三轮车回到家。

      父亲骑着电动三轮出门时,会戴着红色的头盔,这让我安心了些。去年5月,没戴头盔骑行的父亲在过马路时,同一辆摩托车相撞,致左侧颧骨塌陷、三根肋骨骨折。这让我吓得不轻,当年,母亲也是在那条道上出的车祸。

      日复一日,父亲总是一个人出去,一个人回来。所有画面中,最令我难受的一个场面是,父亲抬个矮板凳坐在家门口,呆呆地望着院外的那条车来车往、人去人回的小道,狗子趴在不远处。这是肉眼可见的老父亲的孤独。

      赵仁的自述

      今年清明假期,我给老家安了监控,室内两个,室外一个。

      我的老家位于辽宁丹东凤城市鸡冠山镇的一个小山村,如今村里仅剩二三十户,且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几乎都出村务工了。

      早在今年年初,我便萌生了在老家安监控的念头。促使我执行落地的还是我妈生病。父母头疼脑热的,从来不跟我们提,在电话上也聊别的事儿。4月初,老家的邻居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我母亲生病了,躺床上起不来了。

      正逢清明假期,我提前在哈尔滨买好了监控设备,4月3日下午赶到家,4日一早带着他俩去镇医院做常规检查,果然,我妈是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眼花,她还检查出了高血糖、高血脂。而我爸还是老毛病,轻微脑梗。

      4月5日,我花了3个小时用木板做了一个三角支架,把摄像头固定在墙角。屋外的安在东边的房檐下,面向正门和西边的玉米仓子、鸡笼、驴圈,角度固定,但足以装下院子的全景。

      东西屋内各装了一个,挂在墙上,室内的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我的手机是操控主机,可以调整角度、放大画面。平时,我爸、我哥和我弟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查看监控画面;还可以隔空喊话和回放近四天的监控画面。看到戳心窝子的、有意义的画面,我就截取一段,发到视频平台上,记录下来。

      7月22日,我发现院子里的摄像头中心有一团灰雾,告诉我妈后,她当天就架着梯子去擦了,来来回回擦了好几次,表情十分认真。

      9月4日午后,因一件事情,我给我爸打了个电话,聊了一会儿。后来查看当天的回放时,看见我爸正在西屋的炕上同我讲电话,我妈踩上柜子去擦拭挂在墙上的摄像头。画面里,她咧着嘴,笑得很开心,一边笑一边擦。没想到这一段被传到网上后,还火了一把。

      接下来这一幕最戳我的心窝子。一日,父母在院里干活,我有事情打了个电话给我爸,我妈听见了屋内传来的铃声,说儿子打电话来了。话音刚落,我爸转身就往回跑。因为轻微脑梗,他平时走路都不太利索,没想到他一听到儿子的电话,竟然急急忙忙去接。

      事后查看回放时,我心里特别内疚,怕父亲摔了。这一幕真的触到我内心了,我特别感动,觉得很珍贵。父母年纪大了,离得又那么远,多留一个影像,就多留一点念想,等他们“百年之后”可以时不时看一看,就是这种心态。

      安监控之前,一打电话,没说几句,我爸总是讲,“撂了吧,撂了吧”,怕我花钱。现在安了监控,他也不催我了,每次都慢慢唠,不着急。我不仅能看见他们的一举一动,还能跟他们聊天,弥补了眼下不能朝夕相处的遗憾,拉近了许多距离,就好像我们生活在一起。

      (应受访者要求,陈小冬、赵仁为化名)

      (《新京报》10.20 吴淋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