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日记中记载了“酉刻拜发三折、两片,俱由驿递”;这三个奏折中有一个就是《拟谕英国王檄底稿折》,林则徐联合邓廷桢、瓜尔佳·怡良三人一起会奏,二十多天后道光帝朱批“钦此”;而著名的《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长达1600多字,朱批为“得体周到”。彼时英国女王就是维多利亚女王,正是她任上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林则徐写这个外交檄文,既是给英国国王看的,也是给自家皇帝看的,所以并不好写。
檄文告知销烟情况,言明禁烟是天理,开头晓之以利弊——“利则与天下公之,害剐为天下去之,盖以天地之为心”,“但知利己,不顾害人,乃天理所不容,人情所共愤”;中间不忘对女王赞扬一番,有“向闻贵国王存心仁厚,自不肯以己所不欲者,施之于人”云云,把和平寄望于女王身上;结尾提出“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的明确要求。
禁烟是决绝的,销烟是绝对的。禁烟销烟和正常贸易,并行不悖;反抗恶行与师夷长技,齐头并进——此为真正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发檄文进行外交努力,这是智识者的眼光所在,尽管其中的冀望不切实际;若到“战败”才“求和”,则变成了“事后投降者”。
然而,檄文中一句“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也说明了当时林则徐他们在“知彼”方面的缺陷,上上下下还真以为“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直至战争开始,竟然普遍以为英兵“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以致于道光说“众口一辞,信然”。那时林则徐和所有中国人一样,“闭关时代的封建知识限制了他,使他对于中国以外的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的世界,茫然无知”。
禁毒的“销烟”是必须的,入侵的“硝烟”是罪恶的;国门打开、城市开埠是正确的、必须的,而用枪炮打开国门的方式必定要反对。
(《深圳特区报》10.12 徐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