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家小而美的书店,名曰“半层”。去年,由于疫情冲击,“半层”一度也面临关门,所幸后来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近日,记者参加了这里举办的“换书会”活动。
换书并不稀罕,还能有什么新鲜玩法?主持人介绍了活动规则:除1位观察员外,另外5位换书人需要轮流介绍自己带来的书,然后展开讨论;接着,观察员和其他换书人为感兴趣的书投票,根据得票高低顺序,换书人依次选书进行交换,也就是说,换书人的书和演说质量越高,越能换到心仪的书。最后,每位换书人都可以带走一本别人的书,实现以物易物。
就像一场小型拍卖会一样,大家都为推销自己的书做好了充分准备,以此获得更多换书“筹码”。围绕这些书产生的交流和表达,也把一群陌生人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中有高校学生和老师,也有书店店员与合伙人,有些人相识已久,有些人则是初次见面。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宇飞第一次来参加换书会,就以三票的优势如愿换到了绘本《童年》。
不过,比起最终流转到手头的书,参与者们更关注的是整个对话过程。当聊到让-雅克·桑贝的悲惨童年时,大家把话题引申到现实世界在艺术创作中的投射;从古代东西方对于“废墟”的不同理解,又转移到了当代废墟爱好者的文化心理。在书店暖黄灯光的映照下,观点在这里发生碰撞,思想在此刻流动不息。
两个多小时的换书会结束后,宇飞告诉记者,自己常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尽管每个人知识结构、生活阅历、阅读偏好不尽相同,但通过这样一场独特的相会,他们交换的不只是书本身,还有那些闪光的思想。
每周一期的换书活动,已经开展了第35期。不过,相对半层书店6年的生命史来说,从去年开始举办的换书会尚属新鲜事物,也是自救手段之一。
“我们本来是一家非常高冷的书店。”书店合伙人赵琦介绍,“把书放在书架上,就是在跟读者交流了。或者说,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我选了很多好书,等你过来挑选。”
(《解放日报》 9.2 周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