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国民意识是建构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关键环节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28日   06 版)

        编者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2019年10月,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其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究竟该如何铸牢?国庆节之际,本版选取近年发表的四篇文章以助理解。

        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性别、年龄、地域等自然身份之外的多种社会身份。国民身份作为公民个人的国家身份,超越了个人所属的家庭、邻里、社区、地域、文化、信仰习俗等身份属性,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人口基础。不同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具有不同的的国民身份。国民意识就是这种不同国民身份的主观意识和国家认同,是形成或建构个人与国家相互关系的关键环节。

        国民意识也叫国家意识,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国民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人民具备的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国民意识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最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是现代民族国家建设可以依赖的最深厚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力量。国民意识教育或塑造,对于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国民意识教育就是形成现代国家认同、夯实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塑造国民意识是形成国家意识的主要途径,也是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

        以国民意识教育为抓手,可以把“深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做实,同时摆脱由“民族”概念的多重内涵引发的误解、歧义、混乱和内在紧张。在实践中人们一般把“民族认同”理解为56个民族层面的“民族认同”而不是“中华民族认同”。“五个认同”其实包括了上述两个含义,即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从逻辑、事实和实践的角度看这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分析,当前民族工作的重点显然更强调推进“中华民族认同”而不是泛泛的“民族认同”。并且,“民族”作为一个政治概念,一旦误用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如果对国家内部的民族或地区,不恰当甚至别有用心地滥用“民族自决权”概念,对国家统一与主权都会带来巨大危害,甚至成为国际敌对势力进行瓦解、破坏另一个国家的主权、统一和稳定的借口,“民族牌”就成为国际强权干预别国内政的工具。类似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推进国民意识教育,显然更有利于把“五个认同”更好地贯通起来。国民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暨所有认同中国为自己祖国的“中国人”的共同身份。这样一个共同身份,是所有中国人所共同拥有的,是最大的公约数。这为强调各民族之间的亲和性、共同性、一体性奠定了最根本的身份属性、政治前提和法律保证。

        对内,大家属于56个民族的某一个民族;对外,大家都是中国公民、中国人、中华民族。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和依托,基于国民身份不断增强的国民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并在全球化时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国民意识不断发展变化,走向价值理念和公民身份的现代化转型。现代国民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又可以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和标志。

        (《社会发展研究》2020年第7期 王延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