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的一般含义为以假代真,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从而更换事物原有关键内容,使其不能发挥作用。然而,在我国古建筑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柱均属于我国古建筑大木构件,梁位于水平面内,主要用于承担其上部构件及屋顶重量,并把它们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子即为梁底部的竖向支撑构件。位于地面之上、梁之下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使得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在上述情况下,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该法的典型工程运用实例即为故宫太和殿某立柱的加固。2004年工程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的下部出现了糟朽问题,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其过程包括揭露、偷梁、抽柱、换柱等内容。
偷梁是托梁的谐音,即采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原有立柱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
抽柱是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于用新柱代替。原柱处于架空状态,无法发挥作用,但是这并不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其主要原因在于有“假柱”支撑梁,发挥托(偷)梁的作用。
换柱是用新柱替换原柱的糟朽部分。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换柱后,再把“假柱”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偷梁换柱”作为我国古代成语,原意含有贬义内容,但在古建筑领域中,则是用于残损木柱加固的科学方法。“偷梁换柱”的方法不仅加固效果好,而且对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影响很小。因此“偷梁换柱”是我国古建筑加固方法的科学运用,也是我国古代工匠建筑智慧的反映。
(《科技日报》9.3 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