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一位瘦削的老人操作着电动轮椅,每天往返于家和研究所之间。已经87岁高龄的他,虽然腿部做过手术,但依然坚持按时上班。更早之前,他每天骑车上班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自行车院士”。他是毛二可,从他朴素的衣着、谦和的态度中,你可能很难想象到他的一生创造过怎样的“宝藏”。
毛二可出生在北京,儿时随着父亲工作的变动,一家人辗转于广州、重庆、北京多地。在重庆私立南开中学,从小受父兄影响而深深被无线电知识吸引的毛二可,加入了中国无线电学会南开分会。1951年,即将从南开中学毕业的毛二可听说了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设有电机制造专业,一门心思想学习“跟电有关”知识的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顺利通过考试的毛二可进入电机制造专业,开始学习发电机、电动机设计。1953年,国家重工业部决定在学校设立雷达专业,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科技工业人才。“就这样,我搞上了雷达,这条路一走就是一辈子。”回顾往事,毛二可感慨地说。
1954年,系里请来了苏联专家加强专业建设。两年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毛二可与几位同学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中国第一个电视试验发射中心的研究设计。虽然只是一个原理性、实验性的作品,却让观众真实地从屏幕上看到了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主楼上发出的视频信号。这个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个电视频道”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业后,毛二可留校任教。1957年,学校开始筹建雷达研究室,上级非常重视,一口气批下三台大雷达。这三台从苏联进口的大型雷达是当时中国使用的最主要的雷达设备。“这样的实验条件,在当时国内高校的教学中可以说是最高级的配置了,连清华大学的高年级学生都到我们这儿来实习。”时隔60年,说起当年自己参与创办的雷达研究室,毛二可脸上还是会微微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在雷达研究领域,毛二可是个高产的发明家。搞了多少发明,得了多少奖项,他自己也数不清。不过,有一项发明让他和学生都记忆犹新,那就是1977年问世的新型雷达“动目标显示装置”。什么叫“动目标显示”?毛二可解释,要想利用雷达监测移动的飞行物,需要区分接收到的监测物体雷达回波的多普勒频率。移动目标的多普勒频率较高,而且移动越快频率越高。“接收到回波后,通过滤波器的处理,将物体以移动速度进行区分,排除掉固定物体等干扰物,就能‘看到’目标飞行物了。”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毛二可和同事们反复试验,终于在1977年,新型雷达“动目标显示装置”参加了国家组织的电子对抗测试,展现出优越的性能,大大加强了我国空中探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团队的项目“模数混合动目标显示系统”获得了198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这在当年,是该领域的国家级最高奖项。
随着研究项目的增多,雷达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怎么解决雷达所的运行问题?毛二可想到了创立公司——用挣来的钱去招聘急需的人才,反哺科研项目的运转。
让做学问的人开公司,这个想法在研究所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平素谦和的毛二可在开公司这件事上展现出了过人的魄力,他力排众议,牵头成立一家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理工雷科。研究所负责基础研究、原理性试验,公司实现工程化,做出正式产品。这家企业不仅成功解决了科研人才短缺、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还成为中关村乃至全国知名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如今,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体制已在全国众多高校普及推广,并日益成熟。
(《北京日报》8.19 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