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11日 星期六

    模仿与模仿秀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11日   03 版)

        ■狄青

        美国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从小就崇拜马克·吐温。他写作初期言必称马克·吐温,也沿袭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后来,他干脆给自己的大儿子取名叫马克·吐温。

        无独有偶,村上春树喜欢雷蒙德·卡佛,称卡佛是自己“最可贵的老师”,因为喜欢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本书,村上春树干脆模仿这本书的书名,用一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向自己的偶像致敬。

        最火的那几年,国内各卫视台有近20家创办了“模仿秀”节目,各类“模仿秀”公司也应运而生。这类公司主营模仿秀明星演唱会、明星脸品牌代言、打造包装模仿秀男女明星等等。有的模仿秀演员翘了“原版”明星的行市,如同“真假美猴王”,倒也有点儿意思。

        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他人经验”与“大数据分析”变得空前依赖,模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被置换成了“追随”和“被引领”。一部电影,往往要先看豆瓣评分再考虑看与不看;一本书要先看知乎读书小组的评价再决定买与不买;外出吃饭,“大众点评”是必须参考项;出门旅游,各种旅游App上的跟帖评论则是我们的“行动指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说:“我们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没错,明明是我们在模仿和“拷贝”他人的生活与经验,而我们自己却往往认为是自己“有眼光”,甚至是特立独行。

        当年英国出版商举办过一次“模仿”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小说的大赛。格林自己也应邀参加,在掩去作者姓名的情况下,格林的作品只获得了第六名,远不及模仿他写作风格的那些人。我以为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模仿”往往是认真的,尤其对于文本的模仿本身就带有超越的企图;而“模仿秀”则带有娱乐与表演性质,表演者需要认真,而作为受众则没必要去较真儿。

        (《今晚报》8.2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