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拟建海底隧道排核污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近日发布通过海底隧道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至近海的计划。东京电力公司将修建长约1公里的海底隧道,眼下设想隧道直径约2.5米,预计年内开始施工,2023年春季建成并开始排放。
东电说,将加强对排污口附近沿岸水域放射性氚含量的监控,增加检测频率和检测点数量,还将使用与排入大海的处理水稀释程度相同的处理后核污染水养鱼,以调查是否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意大利小伙文身二维码替代通行证
出于防疫考虑,意大利政府启动“绿色通行证”计划。意大利一名大学生请文身师把自己的新冠通行证二维码文在胳膊上。他凭文身通过扫描检查、进入快餐店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不少关注。视频显示,科隆内塔戴着口罩、抬起胳膊让快餐店保安用手机扫描他的二维码文身后进店。
化学污染危机
人类最早对大自然的污染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至今北极格陵兰岛还残存着欧洲矿石冶炼的微量铅和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年里,人类产生的化学污染物呈指数级上升。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玛丽·瑞安教授指出已经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有毒金属,在深海域发现塑料纤维。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比现在的大流行病还多,多年以来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伤害一直被低估了。
(综合新华网、《三联生活周刊》8.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