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6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到访埃及,正式开启其中东之行。茂木敏充此行计划访问中东七国。埃及是第一站,接下来他还将访问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土耳其、伊朗和卡塔尔。去年10月,茂木敏充曾访问过中东的沙特和科威特。
有日本媒体分析称,茂木敏充此次访问中东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中东是日本重要的能源进口地,日本超过80%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其二,以色列和伊朗在6月和8月分别成立了新政府,茂木敏充希望能与这两国政府建立联系。
在分析人士看来,茂木敏充的中东之行,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条线来理解。
从横向来看,在新冠疫情暴发的背景下,茂木敏充坚持外访,意在推行所谓的“面对面外交”。去年8月,茂木敏充访问英国,成为日本政府首位在疫情中出访的大臣。此后,茂木敏充的足迹遍布东南亚、非洲、欧洲、中美洲和加勒比等地区。
茂木敏充频频外访的目的,一是向各国提供抗疫援助,扩大日本的地区影响力;二是追随美国,宣扬所谓的“印太秩序”。事实上,无论是现在的“面对面外交”,还是以前的“俯瞰地球仪外交”,都是日本根据美国外交转向进行的调整。
从纵向来看,中东是近些年日本外交发力的重点。这既是因为中东局势事关日本能源安全,也与近期中东地区众多热点问题有关。日本在这些问题上一贯采取“中立”立场,这为其在各方之间奔走调停提供了可能。安倍时期,日本就曾积极介入伊朗核问题并向中东派兵。
近些年,随着美国的外交重心逐渐远离中东地区,日本表露出要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之意。茂木敏充的前任河野太郎就曾多次访问中东地区,并声称在中东地区有“日本才能做的事”。
此前有专家指出,日本的中东政策试图在追随美国和保持自身独立性方面寻求平衡。茂木敏充与埃及讨论阿富汗问题,表明日本并不愿追随美国远离中东,反而希望更深一步“入局”中东。
(《工人日报》8.29 毕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