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04日 星期六

    四种情况不宜喝黄芪水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04日   04 版)

        黄芪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它是一味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中药,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排毒、利尿、生肌的功效,其中以补气最为突出,兼有养肾强身的作用。

        不过,中医讲究辨证,再好的“补品”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下4种情况尤其要慎重。

        上火不喝 黄芪虽有滋补作用,但日常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痛等明显上火的情况,就不要喝黄芪水了,否则相当于火上浇油。

        天热少喝 天热喝黄芪水容易上火,出现流鼻血等情况。想饮用黄芪水,最好在天气变凉以后,秋冬季节效果更好。

        睡前不喝 一般在睡觉前不建议喝黄芪水。黄芪含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会影响睡眠质量,并且还有利尿作用,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血压高不喝 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轻用(15克以下)有升压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常用代茶饮剂量的黄芪就有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饮用反而加重病情。

        总之,适量饮用黄芪水会起到补气强身之效,尤其适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症。但黄芪毕竟是中药,服用要注意禁忌,特别是患病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中国家庭报》8.26 陈占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