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

    小笋贴上碳标签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24日   01 版)

      “碳标签”,乍一听很高级,实际上就是把商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自主选择购买更加低碳的商品,可以亲身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进程中去。

      浙江临安太湖源镇有一片3000亩的种植基地,培育出可去壳生吃的“天目水果笋”。今年7月,浙江农林大学对该笋完成我国首张农产品领域的碳标签认证,即从竹笋生长、加工、包装、运输的全过程来测算其温室气体吸收和排放量。

      扫描“天目水果笋”上的碳标签,显示其碳排放值为-45.53g/kg。这意味着每公斤“天目水果笋”可吸收45.53g二氧化碳,按基地当前产量推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13.91吨,是众多农产品中固碳效益较高的农产品。

      专家表示,“碳标签让民众更容易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过程中,是一种良性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同时,出口产品如果有了碳标签会更有竞争力,更易获得国外的认可”。

      (上观新闻 8.18 刘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