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运动员夺金,折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之变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跳水三米板决赛中,中国选手施廷懋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除去奥运金牌的光环,施廷懋还是一名西南大学的在读博士。
长久以来,过度追求成绩的氛围让许多运动员文化课被耽误,个性模糊。高学历运动员频频夺金、创造历史背后,反映出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正在告别传统思路,实现从观念到方式方法的全面转变,由此,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固有印象也该破除了。正如施廷懋曾经说过的那样:“我认为学习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对于运动员今后的人生道路是非常有帮助的。”
(《新京报》8.4)
别拿“食品级”忽悠消费者
近些年来,坊间出现了“食品级”化妆品的说法,商家宣称这类化妆品的原料都是“无添加”“纯天然”的。
“食品级”这一概念无非是为了告诉公众:我的产品,安全。其实,市场监管部门对此早有回应,“食品级”原料的安全性不一定比“化妆品级”原料更高,而且食用安全,肤用不一定安全。简单来说,就是“专门的原料做专门的产品”,换过来,不一定好。监管部门要严厉查处所谓“食品级”化妆品的违规宣传、销售行为。
(《今晚报》7.21)
推动医疗可用技术下沉到乡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农村地区的癌症患者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缺乏规范化治疗,需要长途跋涉异地治疗,不但成本高,效果也难言满意。
农村癌症患者的遭遇,其实体现的正是我国农村地区医院布局失衡、治疗范围有限、农村患者就医难的无奈现实——他们不仅看肿瘤难,看发热、心梗、脑卒中等也远比城市人群困难。一些医学诊断需要借助先进设备,这使得农村患者看病仍需往大城市跑。要在县级医院大力发展肿瘤专业,对农村人口进行早癌筛查,建立化疗药物配置平台,让患者在家门口完成化疗。
(《光明日报》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