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07日 星期六

    顺康时期科技史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07日   07 版)

        ■刘澍

        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中国科技到明朝中后期就走向停滞,清初顺治康熙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片空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人发明世界最早探照灯

        孙云球于顺治五年(1648)生于苏州,根据孙云球《镜史》的记载,他制作的放光镜以凹面镜放大光源,作为反光镜,使光源向一个方向反射。俄罗斯奥尔洛夫《俄罗斯电工技术史话》记载,欧洲最早的探照灯是俄罗斯人库里宾1779年将反光镜放在光源后面制成。这比中国晚了100年左右。

        《镜史》记载孙云球共发明了90多种镜子。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考证,孙云球发明的存目镜是放大镜;万花镜是万花筒;鸳鸯镜是单眼镜,也就是没有眼镜腿的单一透镜;半镜是只有下半部分的眼镜,即半平圆形眼镜,戴眼镜的人还可以从上半部分肉眼看物体;夕阳镜就是墨镜;幻容镜就是哈哈镜;夜明镜是探照灯或暗灯。

        世界第一辆自行车是中国人发明的

        黄履庄顺治十三年(1656)生于扬州,张潮《虞初新志》第六卷记载:“犹记其(黄履庄)解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挽能自行。行往,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往随挽,日足行八十里。”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写道:“这种曲柄车或脚踏车或自行车,也许部分由弹簧驱动,能日行80里。”

        《虞初新志》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出版,因此黄履庄发明自行车肯定在此之前,这是世界最早的自行车。欧洲1790年才发明自行车,当时是法国人西弗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由于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坐垫很低,西弗拉克只能自己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着直线前进。

        第一个中国制造的湿度计、温度计

        黄履庄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湿度计,根据戴榕《黄履庄小传》记载,这个温度计叫作验燥温器,“内有一针,能左右旋,燥则左转,湿则右转,毫发不爽,并可预证阴晴”。黄履庄发明的“验燥湿器”有一定的灵敏度,可以“预证阴晴”,这和欧洲虎克发明的轮状气压表的原理相似,验燥湿器可以说是现代湿度计的先驱。

        黄履庄的另一个发明是“验冷热器”,即温度计。温度计在欧洲是17世纪由桑科托列斯发明的。据《虞初新志》卷六记载,黄履庄发明的温度计“能诊试虚实,分别气候,证诸药之性情,其用甚广,另有专书”。只是验冷热器的“专书”和实物都已失传,我们难以判断其具体原理和结构,估计是气体温度计之类的装置。

        中国最早的半自动步枪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九记载:“少时见先人(戴梓)造一鸟铳,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这就是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连珠火枪。

        由这一段描述可知,扣动第一机是装填弹药,第二机是发射弹药,依次再扳再射,可连续28次。但是戴梓发明的连珠火铳绝不能与近代的机枪画等号。因为近代机枪采用撞针后装式枪机,发射弹筒式长形枪弹,依靠火药燃气的反冲力推动枪后会坐一段距离,利用枪管后坐的冲力,完成打开枪机、退出弹壳和重新装弹发射的全套动作,而戴梓的枪远远达不到这种水平。因此,称戴梓的发明为中国最早的半自动步枪是更合理的。

        (《进击的铁骑——大清开国的历史瞬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