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奥运会,志愿者都是赛事运行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东京奥运会尽管空场进行,但仍有大批志愿者参与到各个环节的工作中,这其中也有很多在日本学习或工作的中国人。在主新闻中心做志愿者的郑鸥鸣就是一位。
没空去其他场馆
7月27日,在东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媒体服务台,33岁的郑鸥鸣不时地解答着各国记者的咨询。东京奥运会期间,他在这里主要负责中央问询处、新闻发布厅、媒体服务台等工作。
家在河南洛阳的郑鸥鸣12岁时开始学习日语,2006年来到日本留学,并在这里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目前,他在福冈的一所大学当研究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正读大二的郑鸥鸣很想回国当一名志愿者,但最终没能成行。东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时,精通汉语、日语和英语的郑鸥鸣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整个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郑鸥鸣都被分配在主新闻中心工作。工作时间分早晚班,早班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晚班则是从中午12点到晚上9点。“东京太大了,从我住的地方过来单程就需要一个半小时。”郑鸥鸣说,如果是早班,他5点半就得起床,晚班时可以多睡会儿,但回到住处就半夜了。
7月4日,郑欧鸣正式开始工作,开赛前也是他最忙的一段时间。尽管证件上“ALL”的标签代表着他可以去任何场馆,但郑鸥鸣到目前为止的工作都集中在主新闻中心。东京奥组委对志愿者工作权限有着严格要求,不得擅离岗位,也不能随意去其他场馆。
平凡中见伟大
与此前几届奥运会不同,东京奥运会并不给东京以外的志愿者提供住宿,这意味着像郑鸥鸣这类志愿者只能自行解决住宿问题。由于同时报了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工作,郑鸥鸣要在东京待上两个多月。在住宿费很高的东京,他只能去找小公寓栖身。东京奥运会期间,奥组委给每名志愿者每天补贴1000日元交通费,这点补贴在东京并不高,而且必须出勤才能拿到补贴。
“在东京,便宜点的酒店一晚上也得5000多日元,一个月就要15万日元,9000元人民币呢。”为了省钱,郑鸥鸣在东京日暮里车站找了一个小公寓楼,“一套小公寓分成六七个隔间,每间房不过三四平方米,就是个睡觉的地方,还比不上咱们国内的胶囊公寓。”当然,房间小费用也低,一天只需要1000日元,这是郑鸥鸣可以接受的。
住进来以后,郑鸥鸣把房间以及共用的浴室、厨房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按照时间表,郑鸥鸣在主新闻中心每天工作7到9个小时,但实际工作时间远比这长很多。“来都来了,就别闲着。”郑欧鸣开玩笑说,东京消费太高,出去就得花钱,而且回到没有窗户和电视的公寓也没事干,不如留在这里加班,多给媒体提供服务。
东京奥运会不是郑鸥鸣第一次做志愿者,他每年都会参与到福冈马拉松的志愿者工作。“我妈跟我说过一句话,平凡中也能见伟大。我们的工作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也关系到整个奥运会能不能顺利进行。”
尽管很忙很累还得倒贴钱,但郑鸥鸣认为,能为奥运会做点事是自己的理想,放到人生长河里,这也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新京报》7.28 孙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