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05日 星期四

    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05日   07 版)

      1923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讲学半年,离别前夕,他发表课毕告别演说,提出为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救“精神饥荒”。梁启超的演讲似乎更是对我们当代而发,他提出的人生观或许能为我们忙碌而迷茫的人生提供一个指南。

      我今天演讲,不是关于知识方面的问题。诚然,知识在人生地位上,也是非常紧要,我从来并未将他看轻。不过,若是偏重知识而轻忽其他人生重要之部,也是不行的。现在中国的学校,简直可说是贩卖知识的杂货店,文、哲、工、商,各有经理,一般来求学的,也完全以顾客自命。我以为长此以往,一定会发生不好的现象。中国现今政治上的窳败,何尝不是前二十年教育不良的结果?盖二十年前的教育,全采用日德的军队式,并且仅能袭取皮毛,以至造成今日一般无自动能力的人。现在哩,教育是完全换了路了,美国式代日式、德式而兴,不出数年,我敢说是全部要变成美国化,或许我们这里——东南大学——就是推行美化的大本营。美国式的教育,诚然是比德国式、日本式的好,但是毛病还很多,不是我们理想之鹄。

      我们看得很清楚,今后的世界决非美国式的教育所能域领,现在多数美国的青年,而且是好的青年,所作何事?不过是一生到死,急急忙忙的,不任一件事放过,忙进学校、忙上课、忙考试、忙升学、忙毕业、忙得文凭、忙谋事、忙花钱、忙快乐、忙恋爱、忙结婚、忙养儿女,还有最后一忙——忙死。他们的少数学者,如詹姆士之流,固然总想为他们别开生面,但是大部份已经是积重难返。像在这种人生观底下过活,那么,千千万万人,前脚接后脚的来这世界上走一趟,住几十年,干些什么哩?唯一无二的目的,岂不是来做消耗面包的机器吗?或是怕那宇宙间的物质运动的大轮子,缺了发动力,特自来供给他燃料。果真这样,人生还有一毫意味吗?人类还有一毫价值吗?

      近来国中青年界很习闻的一句话,就是“智识饥荒”,却不晓得还有一个顶要紧的“精神饥荒”在那边。中国这种饥荒,都闹到极点,但是只要我们知道饥荒所在,自可想方法来补救;现在精神饥荒,闹到如此,而人多不自知,岂非危险?一般教导者,也不注意在这方面提倡,只天天设法怎样将知识去装青年的脑袋子,不知道精神生活完全而后多的知识才是有用。因此我可以说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

      救济精神饥荒的方法,我认为东方的中国与印度比较最好。东方的学问道德,几全部是教人如何方能将精神生活对客观的物质,或己身的肉体宣告独立,佛家所谓解脱,近日所谓解放,亦即此意。东方的主要精神,即精神生活的绝对自由。

      至于先哲教人救济精神饥荒的方法,约有两条:(一)裁抑物质生活,使不得猖獗,然后保持精神生活的圆满,如先平盗贼,然后组织强固的政府。以程朱为例,他们说的持敬制欲,注重在应事接物上裁抑物质生活,以求达精神自由的境域。(二)先立高尚美满的人生观,自己认清楚,将精神生活确定,靠其势力以压抑物质生活。如此,不必细心检点,用拘谨功夫,自能达到精神生活绝对自由的目的。此法可谓积极的,即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不主张一件一件去对付,且不必如此。

      以上二法,我不过介绍与诸君,并非主张诸君一定要取某种方法。两种方法虽异而认清精神要解脱这一点却同,不过说青年时代应用的,现代所适用的,我以为采积极的方法较好,就是先立定美满的人生观,然后应用之以处世。

      (《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梁启超著 彭树欣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