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

    我为媒体写评论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31日   02 版)

        2001年,我开始给媒体写评论。那段日子心情每天都是激越的,每一个字落下来,都带有跳跃的姿态,每一分情绪都显得真挚、真诚,一旦发现掺杂了点杂质,自己都觉得别扭。

        “一入评论深似海”,到现在,我写评论已经有20年整了,当年一起写评论的朋友,绝大多数都已转行,好像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每周写评论,和一批批更年轻的评论员,混在不同的版面和网站评论频道中。

        仔细想来,也并没有孤独的感觉——这或是评论写作的魅力所在,哪怕文字再理性、平静,在写下它们的时候,内心都是心潮起伏、波澜壮阔的,要挡住那些风,按住那些浪,要在喧闹之中,尽量让自己的话语清晰明朗一些。

        一

        为什么要写评论这么久?坦白说,我是享受这种不断克制自己的过程,写评论如同扎篱笆,把周围扎得严严实实,不要有形式上的杂乱无章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篱笆”要扎得赏心悦目,让路过者与围观者挑不出刺,而在“篱笆”的内部,无论作者心里怎样兵荒马乱,都要把那一个个汉字如排兵布阵般一一安排好,让它们整齐到达队列当中,找到各自准确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

        写评论对我来说,是一种“治疗”。一个过于感性、敏感的人,是容易被其他体裁的文字所控制、所伤害到的。但评论不一样,评论要求你无论是喝醉了、失眠了、孤独了、绝望了……都要在你拿起笔那一刻恢复理性,用镇定、开放、包容的心态,审视放在眼前的题目,逼迫自己做一个清醒的人,尽量不要让笔下的每一个字变形走样。

        无论外界如何看待评论写作这个群体,不管一些电影、小说如何编排评论家们的“不堪”形象,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写评论让我觉得快乐,这快乐来自于表达欲的释放;写评论让我成长,这个成长如同攀登天梯,虽然没有尽头,但每一天都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又在梯子上爬行了一步;写评论让我安静,这个文体的写作,加快了一个人思想的循环与淘汰速度,可以把杂质及时地排除出去,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评论写作者,是无法忍受浑浊的。

        二

        说了这么多,写评论为的都是自己。是的,我觉得,评论写作在影响他人方面,是不能作硬性规定与要求的,尤其是在这么一个观点多元、众声嘈杂的时代,影响他人,变成了一份特别艰难与奢侈的工作。

        每年高考时节到来的时候,我都洗干净手,坐在书桌前,耐心地等待一个消息——当媒体的编辑第一时间获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时候,会第一时间传来。接到信息之后,我会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交出自己的同题作文,这样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十余年。

        陪伴高考生们写作文,一次次地把我拉回到年轻时代。想告诉年轻人,你们考试的时候不孤单,有一群评论员,在考场外陪伴着你们,他们虽然已届中年,但在抬笔写作文的时候,内心依然莽撞得像个年轻人。

        我羡慕那个初学写评论的年代。给喜欢的评论员写信,和一帮评论员好友喝酒,谈天说地,捧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报纸,再读一遍……我知道,像这样的年轻人,依然有许多,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评论写作的光芒与魅力。

        (《中国青年报》7.19 韩浩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